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昌市

南昌市

1926年析南昌县城区置,属江西省。治所即今江西南昌市。1932年废。1935年复置。


在江西省北部、赣江下游,东北临鄱阳湖。省人民政府驻地。面积 7402 平方千米(市辖区617平方千米)。人口450.7万(市辖区179.4万)。辖东湖、西湖、青云谱、青山湖、湾里5区和南昌、新建、进贤、安义4县。市人民政府驻东湖区。秦九江郡地。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设豫章郡,治南昌。南昌之名始此,寓“南疆昌大、南方昌盛”之意。西晋元康元年(291年)置江州,一度治此。隋开皇九年(589年)改南昌县为豫章县,罢豫章郡置洪州。大业三年(607年)改洪州为豫章郡。唐武德五年(622年)又罢豫章郡置洪州。宝应元年(762年)改豫章县为钟陵县,贞元中改为南昌县。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江南西道观察使驻此。五代南唐交泰元年(958年)升洪州为南昌府,号曰南都。北宋开宝八年(975年)改南昌府为洪州。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置新建县,与南昌县并为洪州治所。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升为隆兴府。自太平兴国元年(976年)至南宋末,除至道三年(997年)至天禧三年(1019年)外,一直为江南西路治所。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隆兴府为隆兴路;至元二十一年又改为龙兴路,为江西等处行中书省省治。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朱元璋罢龙兴路置洪都府,次年更名南昌府。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仍为省治。清仍明制。1912年废府。1914年为豫章道治,属江西省。1926年析南昌、新建之城与郊设南昌市,省直辖,为江西省会。1932年撤销南昌市,1935年复设。1949年为省辖市(地级)。1958年南昌专区南昌、新建二县划入。1961年南昌、新建划归宜春专区。1971年南昌、新建二县又划入。1983年抚州地区进贤县、宜春地区安义县划入南昌市。地处鄱阳湖平原西南部,赣江、抚河纵贯市境中部北入鄱阳湖,西北部西山绵延。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夏季酷热,为中国四大“火炉”之一。农产稻、棉花、油菜籽、花生、大豆、芝麻等,素称“鱼米之乡”,为江西省商品粮、鲜鱼重要产区。特产银鱼、鲥鱼。工业有机械、钢铁、飞机、汽车、拖拉机、电机、电力、电子、化工、建材、造纸、纺织、搪瓷、食品、酿酒、皮革、制药等。设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昌北开放开发区。浙赣、京九铁路在境内相交。昌九、昌樟高速公路和105、316、320国道,三进、南高、南峡等公路经此。赣江水运逆水可达吉安、赣州,顺水可入鄱阳湖达长江沿岸各港口。南昌为省内航空中心,有定期航线飞往北京、上海、香港、西安、广州、深圳、厦门、青岛、昆明等地。有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医学院、江西农业大学、江西财经学院、华东交通大学、南昌航空学院等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多所。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有滕王阁、百花洲、青云谱、梅岭、青山湖风景区、绳金塔、佑民寺、孺子亭公园和新建西山、宁王朱权墓、进贤栖贤山等。纪念地有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及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新四军军部旧址、朱德旧居、革命烈士纪念堂、方志敏墓。


猜你喜欢

  • 珠尔特依卡伦

    清雍正五年 (1727) 设,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市西北之九卡屯村。

  • 杀虎林

    又名杀胡林、杀狄林。在今河北栾城县北十五里乏马铺。《方舆纪要》卷14栾城县:杀虎林,“宋白曰:唐武后时,突厥入河北,官军袭击之,突厥多死于此,因名。后晋末,契丹主耶律德光入汴,既而北还,至临城病作,及

  • 降昆县

    唐贞观中置,属羁縻琰州。治所在今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南。后废。古县名。唐贞观年间置,治今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西南。属黔州。后废。

  • 阿巴特

    一作阿尔巴特。即今新疆库车县东二八台村。清乾隆《西域图志》卷31库车:阿巴特台“自托和鼐台东至此一百四十里”。

  • 盘顺军民安抚司

    元至正十五年 (1355) 改盘顺府置,属四川行省。治所在今湖北鹤峰县境。明洪武五年(1372) 改为长官司,成化末复为安抚司,属容美宣抚司。清初废。

  • 仰韶遗址

    在今河南渑池县城北十六里仰韶村南台地上。遗址三面临水,北靠大山,面积30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4米。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首次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物。1951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发掘。出土文物有

  • 莲冢集

    即今河北清河县东北连庄镇。清于此设堡。《清一统志 · 广平府二》: 莲冢堡 “在 (清河) 县(治今清河县西城关乡) 东北二十五里。有城”。

  • 西析阳县

    北魏置,为析阳郡治。治所即今河南西峡县。西魏废帝时改为中乡县。古县名。北魏孝文帝置,治今河南省西峡县。为析阳郡治。西魏废帝改为中乡县。

  • 春秋楚地。当在今湖北枝城市南。《左传》: 文公十八年 (前611),“麋人率百濮聚于选,将伐楚”。即此。春秋楚地。确址不详,当在今湖北省宜都市南。《左传》文公十六年(前611年):“麇人率百濮聚于选,

  • 西亳

    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尸乡沟一带。《尚书·序》:“汤始居亳,从先王居。”《史记·殷本纪》 正义引《括地志》:“河南偃师为西亳,帝喾及汤所都,盘庚亦徙都之。”20世纪80年代考古发现商代早期都城遗址于此。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