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岔河
即今吉林榆树市东拉林河支流卡岔河。源出舒兰县西北,北流注入拉林河。《清史稿·地理志》榆树直隶厅:拉林河“至牛头山镇,南卡岔河自舒兰入,右合二、三、四道河注之”。
拉林河支流。在吉林省中部。因上游由三条支流汇成三岔,故名。源于舒兰市庆岭山西麓,上游称响水河。西北流至榆树市牛头山东入拉林河。长229千米,流域面积 3136 平方千米。亮甲山水库以下为干流。沿河两岸是重要农业区。
即今吉林榆树市东拉林河支流卡岔河。源出舒兰县西北,北流注入拉林河。《清史稿·地理志》榆树直隶厅:拉林河“至牛头山镇,南卡岔河自舒兰入,右合二、三、四道河注之”。
拉林河支流。在吉林省中部。因上游由三条支流汇成三岔,故名。源于舒兰市庆岭山西麓,上游称响水河。西北流至榆树市牛头山东入拉林河。长229千米,流域面积 3136 平方千米。亮甲山水库以下为干流。沿河两岸是重要农业区。
在今江西奉新县西北三十里故县。《陈书·周文育传》: 陈初,“萧孜、余孝顷据石头,高祖遣侯安都助文育攻之,孜降文育,孝顷退走新吴”,即此。《舆地纪胜》 卷26隆兴府: 奉新县,“ 《职方乘》 云,初,高
南朝元嘉中置,属新会郡。治所在今广东开平市西北。隋开皇十年(590)废。古县名。南朝宋元嘉中置,治今广东省开平市西北。属新会郡。隋开皇十年(590年)废。
在今云南腾冲县东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18腾越州:马峰山在“州东十五里”。
明置,属珙县。在今四川珙县南底洞镇。《方舆纪要》 卷70珙县 “罗星渡堡” 条下: “底东堡在县南三十里。亦洪武中置。有官军戍守。”
①在今上海市崇明县西。《清一统志·太仓州》: 新镇 “在崇明县西三十三里”。②即今河南浚县西南四十八里新镇。元、明置巡司于此。③即新乡镇。在今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境。明万历十六年 (1588) 筑城,设
即今江苏盐城市西南秦南镇。清乾隆《淮安府志》 卷5盐城县: 秦南仓在 “县西南五十里”。
①在今山西五台县东北八十里清凉谷中。北魏孝文帝建,元至正二年 (1342) 重修。下有雪浪亭、为登山必由之径。寺有清凉石。②在今江苏南京市城西隅清凉山南麓。五代杨吴顺义三年 (923) 在此建兴教寺。
清光绪十年 (1884) 置,省会在迪化县(今新疆乌鲁木齐市)。民国时辖境,西至帕米尔,南至喀喇昆仑山及昆仑山,北至阿尔泰山。1955年改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旧省名。清光绪十年(1884年)设置。省会
宋周行已建,在今浙江温州市东南积谷山下。翁卷《寄题东山堂》诗云:“惟见烟霞起,全无市井喧。观来巢木杪,鼋出戏蒲根。”
南宋建炎三年 (1129) 改江宁府置,治所在上元、江宁县 (今江苏南京市)。辖境相当今江苏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阳、溧水等县地。元至元十四年 (1277) 升为路。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改江宁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