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熙宁七年(1074)改扶欢县置,属南川县。在今四川綦江县东南扶欢镇。后改为扶欢市。《舆地纪胜》卷180南平军:扶欢市“本唐溱州属县,夷贼王衮据为巢穴。熙宁四年三贼平,置为砦,后移寨官于归正,今止为
①战国秦建于郫江上。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文庙前街一带。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成都“城南曰江桥,南渡流曰万里桥”。《十六国春秋·蜀录》 载:惠帝之世,蜀童谣曰:“江桥头,阙下市,成都北门十八子。”盖
西汉惠帝四年(前191)置,属北地郡。治所在今宁夏吴忠市北。《汉书·地理志》 师古注:“水中可居者曰州。此地在河之州,随水高下,未尝沦没,故号灵州。”《后汉书·西羌传》:元初三年(116),“度辽将军
一作碌田市。即今湖南攸县西南四十里渌田镇。清 《乾隆内府舆图》: 攸县西南有渌田市。北伐战争中,叶挺部曾在此击溃吴佩孚军。
在今江西安福县西五十里严田乡。《寰宇记》 卷109吉州安福县: 新茨山,“王烈之 《安成记》云,豫章太守贾萌与安成侯张普争战于新茨之野。今县侧有新茨亭”。
金置,属修武县。在今河南焦作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49修武县: 承恩镇 “在县西三十五里。又县西二十里有待至镇,皆以武王伐纣时所经而名之也”。
①又名浮云山。在今江西高安县西北,接奉新县界。《寰宇记》卷106洪州奉新县:华林山“在县西南五十里,昔浮邱公隐居之所。今南峰号为浮邱岭。吴猛于此山立坛,基址临道,其山三峰耸峻,高险危秀,周回百里”。《
1925年由济宁道分置,属山东省。治所在菏泽县 (今山东菏泽市)。辖境相当今山东菏泽、曹县、定陶、成武、单县、巨野、郓城、鄄城等市县及河南范县地。1928年废。
北宋庆历三年 (1043)废颍阳县置,即今河南登封市西南颍阳镇。四年 (1044) 复为颍阳县。熙宁二年 (1069) 废县为镇。元祐二年 (1087) 复为县。金又废县为镇。(1)在河南省登封市西部
亦作凯歌河。即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梅江 (秀山河)。《方舆纪要》 卷73邑梅洞长官司: 凯过河在 “司西北二十里。源自乌罗三洋溪流出,会买赛河,东入辰州大江。旁有凯子砦,行者于此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