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化镇
①北宋置,属安德县。在今山东济阳县西北五十里新市城。唐于此置归化县,后废。
②即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南六十八里向化镇。旧有盐大使驻此。
在上海市崇明县东南部,南濒长江。面积26.5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向化,人口 2300。命名取“向往开化”之意。1945年设向化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1994年置镇。主产玉米、小麦。有电镀、水泵、轧花、综合、自来水等厂。陈海、北沿公路经此。
①北宋置,属安德县。在今山东济阳县西北五十里新市城。唐于此置归化县,后废。
②即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南六十八里向化镇。旧有盐大使驻此。
在上海市崇明县东南部,南濒长江。面积26.5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向化,人口 2300。命名取“向往开化”之意。1945年设向化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1994年置镇。主产玉米、小麦。有电镀、水泵、轧花、综合、自来水等厂。陈海、北沿公路经此。
①在今河北故城县北。《方舆纪要》卷13故城县:沙溪“一名南河。自(山东)武城县界流入,汇于县西之龙潭,又东北至(景)州境,注于千顷洼。春至则涸”。②闽江南源。在今福建省中部。上游九龙溪出武夷山,东流至
即今北京市北海大石桥。 元初为木吊桥。明改为石桥,名御河桥,亦名金海桥。世宗时桥东西两端各建牌坊一座, 西曰金鳌, 东曰玉, 故名金鳌玉桥。
亦作苻关、符关。西汉置,即今四川合江县。《史记· 西南夷列传》: 建元六年 (前135),“乃拜 (唐) 蒙为郎中将,将千人,食重万余人,从巴蜀笮关入,遂见夜郎侯多同”。即此。
即今广西博白县西南之南流江。《资治通鉴》:唐咸通四年(863),南诏陷交趾,蔡袭“幕僚樊绰携其印渡浮江”。胡三省注:“自白州博白县西南百里下北戍滩,出马门江,渡海,抵安南界。樊绰携印渡处,即此江。”
北宋置,属邻水县。在今四川邻水县北二十里。
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彼特赫角之北。清初属宁古塔将军。康熙 《皇舆全览图》:黑龙江出海口以北有 “非秃哈噶山”。后属三姓副都统。咸丰年间通过不平等的中俄 《瑷珲条约》 被俄割占。
在今福建明溪县西。《方舆纪要》卷98归化县:伍通隘在“县西二十五里。路出清流县”。
元置,属阳江县。在今广东阳西县西南上洋镇南。明万历九年 (1581) 并入双恩场。
1912年改思达厅置,属四川昌都府。治所在今西藏类乌齐县东南恩达。后划归川边特别区,1939年后属西康省,撤销后并入类乌齐县。旧县名。1912年改恩达厅置,治所即今西藏自治区昌都县西南恩达城。后废。
唐贞元初建,属黎州。治所在今四川石棉县西北大渡河东岸。《新唐书·地理志》: 黎州洪源郡有廓清城。《寰宇记》 卷77黎州: “西至廓清县(城) 一百八十里,其城西临大渡河,河西则生羌蛮界。”唐贞元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