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渡
在今江西临川市北。《清一统志·抚州府一》:吴家渡“在临川县北二里,旴水所经。临川县界官渡凡七:曰瑶湖,曰黄塘,曰云山,曰梅洲,曰永丰,曰辜家。而吴渡尤为要津”。
在今江西临川市北。《清一统志·抚州府一》:吴家渡“在临川县北二里,旴水所经。临川县界官渡凡七:曰瑶湖,曰黄塘,曰云山,曰梅洲,曰永丰,曰辜家。而吴渡尤为要津”。
西汉置,属胶东国。治所在今山东莱阳市南七里。东汉属北海国。西晋属长广郡。北齐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莱阳市南。属胶东国。北齐省。
五代置,治所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老司城。元至元中改为永顺路。五代置,治今湖南省永顺县东南。宋为羁縻州,属荆湖北路。辖境相当今永顺县一带。元至元中改置为永顺路。
①隋开皇五年 (585) 置,治所在石城县(今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二十五里县坝场)。辖境相当今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地。大业二年(606) 废。②隋大业初改亭州置,治所在盐水县 (今湖北长阳土
又名巴丘山、天岳山。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南隅,滨临洞庭湖。宋本《寰宇记》卷113岳州引《江源记》云:“昔羿屠巴蛇于洞庭,其骨若陵,故曰巴陵。”
即居延塞。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汉书· 李广传》: 天汉二年 (前99),“诏陵:‘以九月发,出遮虏障……。陵于是将其步卒五千人出居延’”。《汉书·地理志》 注: “师古曰: ‘阚骃云,武帝使伏波
①西魏恭帝二年 (555) 改猗氏县置,属汾阴郡。治所在今山西临猗县南。北周复为猗氏县。②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蒲州。治所在今山西临猗县西南四十里临晋镇。《元和志》 卷12临晋县: 桑泉县
即子午岭。在今陕西黄陵县西,接甘肃正宁县界。《史记·五帝本纪》 正义引《括地志》:“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元和志》卷3真宁县:子午山“亦曰桥山。在县东八十里。黄帝陵在山上,即群臣葬衣冠
①唐置,即今云南通海县。为控制今滇南一带的重地。南诏于此置通海城。②北宋置,属虹县。在今安徽泗县东二十六里通海乡。据传有一泉眼,曾流出海螺、海鳝化石,以为泉通东海,故名通海。为唐宋汴河沿岸重镇。③即今
春秋晋邑。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史记·晋世家》:穆侯七年(前816),“伐条,生太子仇”。古邑名。西周、春秋邑名。在今山西省夏县西北。晋穆侯七年(前805年),伐条,生太子仇,即此。
在今福建上杭县南。《方舆纪要》卷98上杭县:大孤滩在“县南四十里。立石槎牙,舟难上下,行者必易载而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