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广东徐闻县东北新寮岛。《清一统志·雷州府》 “北门港” 条内: “锦囊所城港外有新芎岛。”
唐贞观元年(627)改西龙门郡置,为羁縻州,属茂州。治所在江油县(今四川平武县东南南坝镇旧州)。辖境相当今四川平武县及江油市、青川县部分地。天宝元年(742)改为江油郡。隋为西龙门郡。唐贞观元年(62
即多摩犁帝国。唐时译作耽摩栗底或耽摩立底。在今印度西孟加拉邦米德纳普尔的塔姆卢克附近。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 卷10: 耽摩栗底国“周千四五百里。国大都城周十余里,滨近海陲,土地卑湿”。
即今山东蒙阴县东北大崮。《清一统志·沂州府一》“黑龙寨”条:县东北有大崮寨。
春秋晋邑。即今河南沁阳市。《左传》: 宣公十七年 (前592),“晋人执晏弱于野王”。战国属韩。《史记· 白起传》: 秦昭王四十五年 (前262),“伐韩之野王,野王降秦”。秦置野王县。古邑名。野又作
明洪武二十七年 (1394) 置,属碣石卫。治所在今广东海丰县。
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东芝溪上。明王鏊 《姑苏志》 卷31: 城南佳趣堂,“邑人虞子贤尝得朱晦庵和张广汉忠献城南杂咏真迹,遂筑堂以居。番阳周伯琦题扁曰: ‘城南佳趣’”。
即徒思。在今伊朗东北部马什哈德北。《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有 “途思”。
即今浙江德清县东二十里下舍镇。清同治《湖州府志》卷22《村镇》:十八都有下舍。
即今福建连江县境之连江。《方舆纪要》 卷96连江县: 连江 “一名岱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