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商水县

商水县

北宋建隆元年 (960) 改溵水县置,属陈州。治所即今河南商水县。明洪武初废。四年(1371) 复置。清属陈州府。民国初属河南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


在河南省东部、沙颍南岸。属周口市。面积1314平方千米。人口118.3万。辖10镇、12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西汉置汝(女)阳县(治今商水县西南),属汝南郡。东汉因之。三国魏属陈郡。西晋属汝南郡。东晋置汝阳郡,治汝阳县,北齐废郡。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析汝阳县置溵水县,治今商水县城。大业初废汝阳县入溵水县。北宋建隆元年(960年)避宣祖(太祖赵匡胤之父)赵弘殷之讳,改溵水县为商水县,属陈州。《名胜志》:“《帝王世纪》:商高宗陵在县之长彩,故水曰商水矣。”县以商水名。明洪武元年(1368年)废商水县,四年复置,属陈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属陈州府。1913年属豫东道,1914年属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属淮阳专区,1953年属许昌专区,1965年属周口专区。1969年属周口地区,2000年属周口市。1975年县人民政府由周口迁至今县城。地处黄淮平原,地势平坦,沙河流经北部边缘,汾河自西北向东南流贯全境。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有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烟叶、芝麻等。工业有电机、化肥、皮革、毛纺织、橡胶、酿酒等。漯阜铁路、漯界高速公路和洛界、周遂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寿圣寺塔、扶苏城遗址、叶氏住宅等。


猜你喜欢

  • 凤林山

    ①亦名凤山、凤凰山。在今湖北襄樊市东南。《隋书·地理志》:襄阳县有凤林山。《新唐书·孟浩然传》:孟浩然襄阳人,死葬于此。山南节度使樊泽“乃更为刻碑凤林山南,封宠其墓”。《舆地纪胜》卷82襄阳府:凤山“

  • 楚尾吴头

    一作吴头楚尾。指今江西北部一带。春秋时为吴、楚二国接壤之地。《方舆胜览》 卷19隆兴府: 吴头楚尾,“ 《职方乘》 记豫章之地为楚尾吴头”。朱熹 《铅山立春》 诗: “雪拥山腰洞口,春回楚尾吴头。”即

  • 泰凝寺

    即惠远寺。在今四川道孚县东南协德乡西北所龙村。《清史稿·四川土司传》: “泰凝寺产沙金,锡良准商人采办,并派兵弹压。”

  • 白石原

    亦名西原。在今甘肃灵台县西北梁原乡一带。《元和志》卷3良原县:“石原,在县西南,即所谓良原也。”《寰宇记》卷32泾州良原县:白石原“其原起自县西南三十里,东下三十里,分为两原:一在南三十里,更名良原;

  • 天生城

    ①亦名天子城、天字城、天自成。南宋淳祐间为抗元而建。在今四川万县市东北天城山。明正德《夔州府志》卷7:“天自城在(万)县西。其山四面旋绕、自然如城。”因名。城在山上,四面峭壁如堵,惟西北一经可登至。形

  • 竹堑

    即今台湾省新竹市。本高山族竹堑社的音译。连横《台湾通史·经营纪》: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北路营参将阮蔡文亲赴竹堑、大肚诸社,抚慰番黎”。雍正九年(1731)淡水厅移治于此。光绪元年(1875)

  • 雅雅尔河

    即今新疆阿克陶、 疏附、 疏勒、 岳普湖等县境之岳普湖河。《清一统志·喀什噶尔》: 雅雅尔河 “在特尔墨楚克河南二十里。 源发葱岭, 东流,经塔什巴里克城南,又东北流,经喀什噶尔城南,

  • 三川

    ①西周以今陕西泾、渭、洛三河为三川。《史记·周本纪》:幽王二年(前780),“西周三川皆震”。即此。②战国时以河、洛、伊为三川。为韩地,介于秦、楚之间。东接东、西二周。《战国策·秦策一》:“今三川、周

  • 延祥镇

    北宋置,属朝邑县。在今陕西大荔县朝邑镇西南二十五里。《清一统志·同州府二》 “新市镇”条下:“延祥镇在(朝邑)县西南。今名仓头村。”

  • 甲县

    ①西魏置,属淯阳郡。治所在今陕西旬阳县境。北周废入黄土县。②即上甲县。治所在今湖北郧西县西南夹河镇。《隋书·地理志》 西城郡黄土县:“并赤石、甲、临江三县入焉。”即“上甲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