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善利渠

善利渠

在今山西汾阳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42汾州府: 善利渠 “在府西南。西山诸泉源会流为渠,东西首尾凡百余里,有灌溉之利”。


猜你喜欢

  • 凡城

    ①在今河北平泉县南。《三国志·魏书·乌丸传》:东汉建安十一年(206),曹操亲征蹋顿,“(袁)尚与蹋顿将众逆战于凡城”。又《资治通鉴》:东晋咸康四年(338),慕容皝“分兵讨诸叛城,皆下之。拓境至凡城

  • 盖藏城

    即姑臧城。今甘肃武威市。《旧唐书·地理志》 凉州姑臧县: “所理,秦月氐戎所处。匈奴本名盖藏城,语讹为姑臧城。”

  • 永昌道

    清康熙九年(1670)置,属云南省。治所在大理府城(今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领大理、鹤庆、丽江、永北、永昌、顺宁、景东、蒙化、楚雄、姚安10府,辖境约当今云南永仁、大姚、牟定、双栢、景东、临

  • 西口街

    即今陕西镇安县东南西口回族镇。1946年8月当地解放后设镇郧洵行政办事处(县级)治此。

  • 吴集市

    即今湖南衡东县东南三里吴集镇。旧属衡山县。清《乾隆内府舆图》:衡山县东南有吴集市。

  • 董家堡

    在今贵州荔波县南。《方舆纪要》 卷109庆远府荔波县: 董家堡,“县南近南丹州境。万历八年,南丹酋莫之厚谋侵县地,毁董家官堡,督臣刘晓诲谕却之”。当在今贵州省荔波县南,近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明万历八

  • 黄熊山

    一名文旗山。在今福建政和县北。明嘉靖《建宁府志》 卷3 《山川》 政和县: 黄熊山 “在县治之北,县主山也。相传山尝有黄熊见,故名。堪舆家谓此山形如展旗,而无剑戟森布,非武也,特文人之旗耳,故又名曰文

  • 太城

    战国秦惠王二十七年(前311)张仪、张若建,在今四川成都市区东城。太城之西为少城。晋代,益州治太城,蜀郡治少城。《晋书·李特载记》:“蜀郡太守徐俭以小城降,特以李瑾为蜀郡太守以抚之。罗尚据太城自守。”

  • 西喇乌素河

    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东南什拉乌苏河。《清一统志·归化城六厅》:黑河“正西流,至(归化)城南有巴汉土尔根河自北流入,又西有西喇乌素、呼图克图二水,源自杀虎口北,西北流,合于此河”。

  • 大胜甸

    在今河北万全县北三里。《大金国志》卷22:蒙古大军三千骑驰突冲击,“主急命西京留守纥石烈执中领军迎战于大胜甸。……遂大败,执中以百骑奔还,上怒罢之”。在今河北省万全县北三里。金大安三年(12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