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嘉禾县

嘉禾县

①南宋景定元年 (1260) 改建阳县置,属建宁府。治所即今福建建阳市。元复改名建阳县。《方舆纪要》 卷97建宁府: 建阳县,“宋景定元年以县之唐石里嘉禾生,改为嘉禾县”。宋时置有银场。

②明崇祯十二年 (1639) 置,属桂阳州。治所即今湖南嘉禾县。民国初属湖南衡阳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

③1912年合嘉兴、秀水二县置,治所即今浙江嘉兴市。1914年改为嘉兴县。


(1)古县名。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改建阳县置,治今福建省建阳市。属建宁府。《读史方舆纪要》:建阳县“宋景定元年,以县之唐石里嘉禾生,改为嘉禾县”。元复改名建阳县。宋时置有银场。(2)旧县名。本旧嘉兴府附郭嘉兴、秀水两首县,1912年裁府并县,改名嘉禾县。治嘉兴城(今浙江嘉兴市城区)。因与湖北省嘉禾县重复,1914年更名嘉兴县,采用古县名,仍驻嘉兴城。(3)今县名。在湖南省南部、湘江支流舂陵水流域。属郴州市。面积696平方千米。人口34.4万。辖8镇、9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西汉为临武县地。东晋为临武、平阳县地。北宋仍为临武、平阳县地。明初省平阳县入桂阳州。崇祯十二年(1639年)析桂阳州、临武县置嘉禾县,治禾仓堡(一说仓禾堡,即今城关镇)。清重修《南岳志》引《衡湘稽古》载:“相传炎帝之世,天降嘉禾,帝拾之以教耕,以其地为禾仓。后置县,因名嘉禾。”属桂阳州。清属桂阳直隶州。1914年属衡阳道,1922年直属省。1949年属郴县专区,1951年属郴州专区。1952年属湘南行政区,1954年属郴县专区。1959年与蓝山县合并为蓝嘉县,1961年撤销蓝嘉县,恢复嘉禾县,属郴州专区。1968年属郴州地区,1994年属郴州市。地处南岭山地中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甘薯、花生、烟草、辣椒、苎麻为主。特产湘嘉鱼。林产有松、杉、楠竹、油茶等。矿产以煤为富,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并有铁、锰、钨、水晶石等。工业有采矿、机械、化工、水泥、酿酒、皮鞋、小五金等厂。郴嘉铁路通车至行廊镇蒲溪。郴道、汝嘉公路在县内相交。钟水通航。


猜你喜欢

  • 马仁山

    旧名马人山。唐贞元初改今名。在今安徽繁昌县西南三十里,接南陵及铜陵县界。《舆地纪胜》卷18太平州:马人山“山殊秀异。《旧经》云:山石类人马状。唐德宗时,山南有石马妖鸣,遂命去其首。唐宰相陈商旧隐此,今

  • 金坛 (壇) 县

    唐垂拱四年 (688) 以金山县改置,属扬州。治所即今江苏金坛市。《寰宇记》 卷89润州金坛县: “取邑界句曲之山,金坛之陵以为号。”宋属镇江府。元属镇江路。明属镇江府。民国初属江苏金陵道。1927年

  • 东昌侯国

    西汉置,属信都国。治所在今河北武邑县东北二十八里。东汉废。《水经·浊漳水注》:“衡漳又径东昌县故城北,经所谓昌亭也,……俗名之曰东相,盖相、昌声韵合,故致兹误矣。西有昌城,故目是城为东昌。”西汉本始四

  • 陵阳镇

    即今安徽青阳县南六十里陵阳镇。汉陵阳县城故址。《清史稿·地理志》 青阳县: “东南: 陵阳镇,有废司。”(1)在安徽省青阳县南部偏东、陵阳河西岸。面积98平方千米。人口1.2万。镇人民政府驻陵阳街,人

  • 平阴津

    黄河津渡名。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汉书·高帝纪》:汉王二年(前205),汉王“南渡平阴津,至洛阳”,即此。在今河南省孟津县东北,为黄河重要渡口之一。《汉书·高帝纪》:汉高祖二年(前205年),汉王“南

  • 蓼县

    西汉置,属六安国。治所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北蓼城冈。东汉属庐江郡。三国魏属安丰郡。东晋末废。南朝梁复置,属新蔡郡。北齐改为固始县。古县名。西汉置县,高祖六年(前201年)封孔蓼为蓼侯于此。治今河南省固始县

  • 郯城县

    唐元和中置,属徐州。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县北。寻省入临沂县。元末复置,属沂州。移治今山东郯城县。清属沂州府。民国初属山东济宁道。1925年属琅玡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在山东省东南部,邻近江苏省。属临沂

  • 院泽水

    在今江西进贤县东南五里。《方舆纪要》卷84进贤县: 院泽水 “源发临川县界之槲山下,会于臧溪,湾旋九曲,下流东北出,入鄱阳湖”。

  • 五鹿山

    在今山西蒲县东北三十五里。《方舆纪要》卷41隰州:五鹿山“在州东南七十里,接蒲县界,有五鹿大夫庙”。

  • 文定县

    亦作文安县。辽开泰二年(1013)置,属大定府。治所在今辽宁建平县西北红帽子村附近。金废文安镇。古县名。辽开泰二年(1013年)置,治今辽宁省建平县西北红帽子村附近。属大定府。金废为文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