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城口县

城口县

①1913年改城口厅置,属四川东川道。治所即今四川城口县。1928年直属四川省。

②1933年9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置,治大竹河(今四川万源市东北大竹镇)。1935年初迁治洪口(今四川通江县东北洪口镇)。旋废。


在重庆市东北部,与四川、陕西两省交界。面积 3286 平方千米。人口22.6万。辖8镇、24乡。县人民政府驻葛城镇。县以“据三省之门户故名城,扼四方之咽喉称口”得名;一说县以城口厅为名。《清史稿·地理志》:城口厅“西:城口山,厅以此名。”厅以山名,县以厅名。东汉为宣汉县地。南朝宋析置东关县,属巴渠郡。齐因之。梁置南晋郡。西魏废帝时改县为宣汉,属东川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南并州。贞观元年(627年)州废,县属通州。北宋乾德五年(967年)省入东乡。南宋置明通县属达州。明正德十年(1515年)析东乡太平里置太平县,属达州。清初属夔州府。雍正六年(1728年)复属达州。嘉庆七年(1802年)升太平县为厅,直隶东川道。道光元年(1821年),移太平同知驻城口,改名城口厅,属绥定府,太平仍置县。1913年改城口厅为城口县,属川东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34年红军于此置城口县苏维埃。1950年属川东行署万县专区,1952年改属四川省万县专区。1968年专区改地区,隶属不变。1992年属万县市。1997年撤万县市后,直属重庆直辖市。地处大巴山南麓。主要河流有任河、前河。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玉米、薯类、稻。特产有生漆、茶叶、核桃、香菇、猕猴桃、白肋烟、党参、天麻、杜仲、黄连等。以盛产茶叶、核桃著称。有锰、钡、大理石、石灰石及煤等矿。工业有采矿、化工、水泥、建材、酿造、印刷、农副产品加工。城开、城万、城巫、城岚、城宣公路交会于县境内,城万公路连接襄渝铁路。境内有苏维埃政权纪念碑。


猜你喜欢

  • 云台山

    ①在今江苏江宁县西南。有泉石之胜。《金陵胜迹志》卷4:云台山“在殷子山东陶吴镇旁,有石龙池,澄泓可爱,清鉴毛发,纤鳞游泳,或云龙族,西迤十里为虎肱洞”。②即银山。今江苏镇江市西北之云台山。《清一统志·

  • 马江县

    唐长庆三年(823)改开江县置,属富州。治所在今广西昭平县东南马江镇。《寰宇记》卷163龙平县:废马江县,“桂管观察使殷侑奏:以开州有开江县名同。按《图经》云:其江是后汉伏波将军马援所开,请改为马江县

  • 阳夏

    战国楚邑,即今河南太康县。秦置阳夏县。古邑名。战国楚邑。在今河南省太康县。秦置为阳夏县。

  • 沙尔沁村

    ①亦作萨尔沁、沙儿沁。在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东南沙尔沁乡。清置驿站于此,为杀虎口至绥远城要道之一。②即今内蒙古包头市东沙尔沁(海岱)乡。清光绪《土默特旗志》卷5萨拉齐厅有萨尔沁村。

  • 太极殿

    ①魏晋时洛阳正殿。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中。《三国志·魏书·明帝纪》 载:青龙三年(235),“是时大治洛阳宫,起昭阳、太极殿,筑总章观”。又《晋书·武帝纪》 载:泰始元年(265),武帝受禅即位

  • 氐陌山

    在今四川剑阁县西南。《寰宇记》卷84普成县:氐陌山“在县西三十五里。《旧图经》云:晋太康中,关西离乱,武都氐人流离入蜀,耕凿此山,遂成陌,因名”。

  • 功山

    即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北功山镇。光绪《大清直省地舆全国》:寻甸县北有功山。旧有外委驻防。

  • 岭南

    亦谓岭外、岭表。指五岭以南地区,故名。包括今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及越南北部地区。《新五代史· 南汉世家》: “ (刘) 隐父子起封州,遭世多故,数有功于岭南。” 唐张籍 《送郑尚书》 诗云: “海北

  • 地运寨

    在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22铜仁府平头著可司:地运寨“在司(治今平头乡)东南。苗寨也”。

  • 罗岩州

    亦作罗严州。唐天宝前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北岚安乡 (昂州)。后改属雅州都督府。北宋属黎州。后废。唐置,治今四川省泸定县北,为雅州都督府所属羁縻州。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