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围山

大围山

①在今湖南浏阳市东北一百五十里。旧名首裨山。山顶有白沙湖,广袤五十余里。流分四派。《方舆纪要》卷80浏阳县:大围山“冈峦围绕,盘踞四县,因名大围”。

②亦作大城关、大围关。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八十里大为镇。《明史·地理志》 峨眉县:“西南有中镇巡检司,后徙治大围山。”


(1)又称首裨山。在湖南省浏阳市与江西省铜鼓、万载两县交界处。东北—西南走向。由花岗岩等构成。主峰石柱峰,海拔1607.9米。山上千岩万壑,云洞迷人,柱峰古迹,引人入胜。为浏阳河源地。动植物资源繁多,并产药材。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中国工农红军重要根据地。辟有国家森林公园和大围山自然保护区。(2)在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南部,与河口瑶族自治县交界处。山顶海拔1864米。岩溶地貌发育,森林茂密,保存了较完整的原始森林自然景观和各种珍稀植物。分布有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其中珍稀植物有20多种,如云南石樟、云南穗花杉、长蕊木兰、伞花树、八宝树等。林中野生动物众多,其中珍稀动物有20多种,如黑长臂猿、蜂猴、孔雀雉、斑羚等。有“植物王国”、“动植物资源基因库”之称。


猜你喜欢

  • 三驱镇

    北宋置,属大足县。即今四川大足县西南三十里三驱镇。在重庆市大足县西南部。面积76平方千米。人口5.2万。镇人民政府驻三驱,人口2980。清宣统元年(1909年)建镇,以每年定期祭祀驱逐痘、火、虫三灾,

  • 十寨

    一名右江十寨。在今广西忻城、上林二县红水河南北。明《万历武功录·广西十寨诸僮列传》:“思吉、周安、落洪、古卯、罗墨、古钵、古凭、都者及龙哈、咘咳,右江皆号为十寨。”明代,十寨僮民不断进行反抗斗争。《明

  • 宁塞县

    金泰和元年(1201)置,属临潢府。治所在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境。元废。古县名。金泰和元年(1201年)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西北民主村古城。属临潢府。元废。

  • 贪汗山

    即今新疆中部天山东支博格达山。《新唐书·回鹘传下·薛延陀》: 铁勒人 “推契苾哥楞为易勿真莫贺可汗,据贪汗山”。《方舆纪要》 卷65吐鲁番: 贪汗山 “在土鲁番西北百余里。夏有积雪。山之北,旧为铁勒界

  • 龙停湖

    在今江西乐平市西南,下流入乐安江。《明一统志》卷50饶州府:龙停湖“四时不竭”。

  • 金昌城

    一作金吕城。在今甘肃永昌县北 (一说在今甘肃武威市东南)。《晋书· 张轨传· 张天锡附传》: 东晋太元元年 (376),前秦苻坚遣将伐前凉,“天锡率万人顿金昌城”。即此。在今甘肃省永昌县北。《资治通鉴

  • 祝塘镇

    即今江苏江阴市东南五十里祝塘镇。清光绪《江阴县志》 卷2: 祝塘市 “市跨直塘河,廛肆殽列,颇称繁庶”。在江苏省江阴市南部、祝塘河两岸。面积56平方千米。人口6万。镇人民政府驻祝塘,人口1万。古称筑塘

  • 石峡口山

    在今甘肃山丹县东南。《清一统志·甘州府》:石峡口山“在山丹县东八十里。两峰相对,下有石井”。

  • 恶岩

    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西八里。《方舆纪要》 卷69彭水县: 恶岩 “高峻险恶,有小径路出思州”。

  • 廊坊镇

    又作郎坊镇。即今河北廊坊市。清属安次县,商业颇盛。光绪二十六年 (1900) 义和团于此痛击英西摩所统八国联军。1948年安次县迁治于此。1981年析置廊坊市。1983年撒销安次县并入廊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