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安县

大安县

①五代梁改长安县置,与大年县同为大安府治。治所即今陕西西安市。后唐复名长安县。

②元至元二十年(1283)降大安州置,属沔州。治所在今陕西宁强县北大安镇。明洪武初废。


(1)古县名。(1)五代梁开平元年(907年)改长安县置,与大年县同为大安府治,即今陕西省西安市。唐同光三年(925年)复改长安县。(2)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降大安州置,治今陕西省宁强县东北大安镇。属沔州。明洪武初废入沔县。(2)旧县名。1958年合大赉、安广二县置,治今吉林市大安市大赉镇。1988年撤销,改设大安市。


猜你喜欢

  • 斜江

    今四川邛崃市东境之斜江河。《元和志》 卷31安仁县: 斜江水 “经县南五里”。《寰宇记》 卷75安仁县: 斜江水 “在县南五里。大邑县鹤鸣山来,斜流过县,又东流蜀州新津县”。《方舆纪要》 卷71邛州:

  • 蒲陆国

    本汉西域蒲类国。三国魏称蒲陆,属西域长史府。国都在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巴里坤湖附近。后附属于车师后部。

  • 归仁集堤

    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北。《方舆纪要》卷21泗州:归仁集堤“在州西北五十里,接宿迁东界。其北有白鹿、邸家等湖,其南有祖陵南之陡湖及沙湖。黄河泛涨,倒灌小河诸口,并挟湖水冲射祖陵及泗州城,故筑堤以捍之。近卫泗

  • 雉河集

    即今安徽涡阳县治。因在雉河入涡河之口,故名。清咸丰五年 (1855) 各地捻党领袖大会于此,推张乐行为盟主。为鲁、豫、皖一带捻军抗清斗争的主要据点。同治二年 (1863) 为清军攻克,次年清政府于此置

  • 武阳关

    义阳三关之一。又名东关、武胜关。即今河南信阳县南,河南、湖北二省交界处之武胜关。《魏书· 中山王英传》: 永平二年 (509),将取三关,“英至长薄,马广夜遁入武阳”。即此。在今河南省罗山县南。义阳三

  • 丽甘山

    在今四川仁寿县东南。《寰宇记》卷85仁寿县:丽甘山“在县东二十里。按《图经》:昔有十二玉女于此山汲盐泉煎盐,以玉女美丽,其盐味甘为名。今灶迹尚存”。《方舆纪要》卷67仁寿县:丽甘山“在县东南二十里。山

  • 冶源集

    即今山东临朐县南冶源镇。明嘉靖《临朐县志》:冶源集“在县南二十五里”。因地处冶水(今老龙湾)之源,故名。

  • 宁北城

    唐南诏置,为宁北节度驻地。在今云南洱源县东南二十二里,中所稍东。南诏后期属剑川节度。宋大理废。南诏置,在今云南省洱源县东南中所。为北边防御吐蕃要塞,宁北节度治所。唐贞元十年(794年),侨治于浪人矣罗

  • 青龙江

    在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旧青浦附近。北宋朱长文 《吴郡图经续记》 卷下: 青龙江 “青龙者,乃战舰之名。或云青龙舟,孙权所造也。盖昔时尝置船于此地,因是名之耳”。《方舆纪要》 卷24松江府华亭县 “白鹤汇

  • 涧磁村定窑遗址

    在今河北曲阳县涧磁村。创烧于唐。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定窑以烧白瓷为主,兼烧黑釉、 釉、 绿釉及白釉剔花器。 它的白瓷对后代瓷器有很大影响。装饰有刻花、划花与印花三种,其中印花瓷器在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