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封县

大封县

唐贞观五年(631)置,后属羁縻炎州。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或黑水县境。后废。


猜你喜欢

  • 洪广堡

    明置,属宁夏右屯卫,在今宁夏贺兰县西北洪广镇东南洪广营。《清一统志·宁夏府二》: 洪广营堡 “在宁朔县西北六十里。本朝设游击驻防,兼辖镇朔、镇北二堡。城周二里有奇”。

  • 福州左卫

    明洪武二十一年 (1388) 置,属福建都司。治所在今福建福州市东北。清康熙五年 (1666)废。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置,治今福建省福州市东北。属福建都司。清康熙五年(1666年)废。

  • 天坛

    在今北京城正阳门东南天坛公园内。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初名天地坛,嘉靖十三年改称天坛。为明、清帝王祭天祈谷之地。有垣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

  • 平江府

    北宋政和三年(1113)升苏州置,治所在吴县、长洲县(今江苏苏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苏州、常熟、昆山、吴江、吴县等市县和上海市西北部地。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为平江路。平江府治为宋时东南一大都会。

  • 库克乌苏河

    即今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南之卡拉塔尔河。《清一统志·伊犁》:库克乌苏河“在伊犁西北。源出库陇奎山北麓,北流三百余里,入于巴勒喀什池”。

  • 对节砦

    在今河北涞源县北。《方舆纪要》卷44广昌县:对节砦,“与馒尖、窟龙、孟良、栳栳、夹鞍、五寨俱为戍守处”。

  • 苫山

    在今山东东阿县西南。清光绪 《山东通志》卷23: 苫山 “在县 (按指东阿县旧治,今平阴县西南东阿镇) 西二十里。平地一丘,状如旋螺。旁为雨山,又西为关山”。山下有苫山村。

  • 甘州路

    元至元八年(1271)改甘肃路置,后属甘肃行中书省。治所即今甘肃张掖市。辖境相当今甘肃张掖、民乐、临泽、高台、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及青海祁连县等地。十八年(1281)置甘肃行中书省于此。明洪武五年(137

  • 三阳镇

    即今江苏海门市东六十里三阳镇。清光绪《海门厅图志》卷9有三阳镇。(1)在江苏省海门市东部。面积40平方千米。人口3.7万。镇人民政府驻三阳,人口1万。传有扬州、徽州、宁波三户客商在此开店,为使经商兴旺

  • 鲁阳关

    即三鸦镇。初为战国鲁关,汉以后名鲁阳关。在今河南鲁山县西南十四里平高城村。为洛阳与南阳盆地间交通要冲,乃兵家必争之地。《水经·淯水注》: 鲁阳关水 “南流径鲁阳关,左右连山插汉,秀木干云。是以张景阳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