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柘山

大柘山

在今广东平远县治大柘镇附近。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平远县图表:“又东超竹岭,其北大柘山,绵延而东南小柘山,去城南五十三里。”


猜你喜欢

  • 归义城

    在今青海贵德县东北黄河北岸。《方舆纪要》卷64:“汉筑城以招徕诸羌,因名归义。”《后汉书·西羌传》:东汉元和三年(86),烧当迷吾顺命,“退居河北归义城”。又永元中,“金城长史上官鸿上开置归义、建威屯

  • 陆安县

    南齐置,属东官郡。治所在今广东陆丰县北大安镇。南朝梁、陈间废。唐武德五年(622)复置,属循州。贞观元年(627)废入海丰县。古县名。南朝齐置,治今广东省陆丰市北大安。属东官郡。南朝梁、陈间废。唐武德

  • 西受降城

    唐三受降城之一。景龙二年(708)朔方大总管张仁愿筑,在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西南乌加河(古黄河)北岸。一说在杭锦后旗北乌加河北岸、狼山口南。开元初为黄河冲毁,十年(722)总管张说移于旧城东别建新城。乾

  • 永兴军路

    北宋熙宁五年(1072)分陕西路东部置,治所在京兆府(今陕西西安市)。辖境相当今甘肃环县、庆阳、宁县和陕西长武、武功、户县、镇安、山阳等县以东,米脂、吴旗二县市以南,山西闻喜、河津二县市西南,河南三门

  • 古琴台

    在今湖北武汉市阳龟山西麓。传春秋时楚国大夫伯牙鼓琴于此,为隐士钟子期所闻,结成知音,后人筑台纪念。又名伯牙台。始建于南朝宋,后历经修建,1949年后多次扩修。

  • 毕拉音河

    即今黑龙江省抚远县东南别拉洪河。清光绪《吉林通志》卷22:乌苏里江“又东北毕拉彦河自西来注之。毕拉彦亦作毕兰英,出自和图喀卡兰山,合两源东注乌苏里江”。

  • 宾居寨

    即今云南宾川县西南三十五里宾居乡。明置巡司于此。

  • 茌平县

    东汉改茬平县置,属济北国。治所在今山东茌平县西南。三国魏属平原国。《水经·河水注》:“应劭曰: 茌,山名也。县在山之平地,故曰茌平也。” 北魏徙治鼓城 (在今齐河县西南)。北齐废。隋开皇初复置,属贝州

  • 开南州

    元至元十二年(1275)置,属威楚路。治所在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东南三十一里开南。明初废入景东府。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置。治今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东南。属威楚路。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废。

  • 岜马甲

    即今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明史·地理志》 田州:“北有岜马甲巡检司。”清改为岜马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