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我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井渠。西汉武帝时开凿。自今陕西澄城县西南引洛水东南流,至今大荔县西仍入洛水。渠经商颜山(今名铁镰山)下,土松渠岸易崩,乃凿井在井下开渠通水,长十余里。历十余年始通。《史记·河渠书
又名吐儿山、犊儿山。在今内蒙古扎鲁特旗西北霍林河 (呼林河) 河源处。《辽史·地理志》:上京临潢府有兔儿山。
明弘治十七年 (1504) 升河池县置,属庆远府。治所在今广西河池市西河池镇北。辖境相当今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及贵州荔波县地。嘉靖四年 (1525) 迁凤仪山南 (今市西河池镇)。1912年改
北宋崇宁五年(1106)升澶州置,治所在濮阳县(今河南濮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濮阳市及濮阳、南乐、清丰等县地。金改为澶州。北宋崇宁五年(1106年)升澶州置,治濮阳县(今河南濮阳市)。辖境约当今河南省
即今黑龙江省密山市东南小兴凯湖。《清一统志·吉林一》:达巴库湖“在宁古塔城东南七百里,兴凯湖之北。周围三十里”。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3:“兴凯湖之北有小湖,一曰达巴达库,亦称小兴凯湖,距大兴凯湖约
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昌邑市城西北郊。《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前545),庆氏败亡,齐侯“与晏子邶殿,其鄙六十,弗受”。即此。春秋齐别都。在今山东省昌邑市西。《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前545年):“与晏子
在今山西屯留县西。《清一统志·潞安府》 “丰仪镇”条下:“又边寨镇,在县西南,路通平阳府岳阳县。”
即今江西临川市西南五十里高坪镇。清同治 《临川县志》 卷1下: 三十五都有高坪墟。(1)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西部。面积123平方千米。人口3.1万。镇人民政府驻高坪,人口1200。古为交通要道,明末形
在今广西来宾县东南石牙乡。明、清置界牌镇巡司于此。
十六国时置,治所在肆卢县 (今山西忻州市西北四十里奇村镇与辛庄之间)。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446) 废。置年不详,治肆卢县(今山西忻州市西北)。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忻州市西部。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