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贤镇
在今山西岚县西。《清一统志·太原府二》 “东村镇”条下:大贤镇“在县(旧治)南”。
在今山西岚县西。《清一统志·太原府二》 “东村镇”条下:大贤镇“在县(旧治)南”。
北宋政和七年 (1117) 置,属泸州。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博泸乡一带。《舆地纪胜》 卷153泸州: 南寿山 “在乐共城西南三十五里。名博望砦”。后废。
即曷苏馆。辽置,以处熟女真。在今辽宁辽阳市西南。金置曷苏馆路。
亦称内江。今四川之涪江。《宋书·朱龄石传》:东晋末伐蜀,一军“使赢弱乘高舰十余,由内水向黄虎……谯纵果备内水,使其大将谯道福以重兵戍涪城”。即此。
隋置,在今甘肃庆阳县西南八十里。《方舆纪要》卷57安化县:天固堡“在彭原废县南。隋开皇中所置,以天然险固而名”。
北周明帝二年(558)改安戎县置,属河北郡。治所在今山西芮城县东十里东张村。天和二年(567)移治今芮城县。唐属陕州。金属解州。民国初属山西河东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在山西省西南部、黄河北岸、中条
明洪武中置,在今云南大理市南。天启间废。
北宋太平兴国元年 (976) 以避太宗赵匡义讳改信义县置,为窦州治。治所在今广东信宜县西南镇隆镇。熙宁四年 (1071) 属高州。元属高州路。明属高州府。民国初属广东高雷道。1920年直属广东省。19
即今四川安岳县东北三十里长河乡。清道光《安岳县志》卷7:长河场“在治北三十里”。
在今福建福安市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96福安县: 岩湖嶂 “高广皆数十仞,其平如掌,容数百人。半岩有穴,亦容数十人。下有湖,名曰岩湖”。
一作无娄。春秋杞邑。在今山东诸城市西。《春秋》:隐公四年(前719),莒人“取牟娄”;昭公五年(前537),“莒牟夷以牟娄及防、兹来奔”, 皆此。古邑名。又作无娄。春秋杞邑,后属莒。在今山东省诸城市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