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天涯海角

天涯海角

在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北天涯镇东南。清光绪《崖州志》卷2:下马岭在“城(今崖城镇)东六十里。斜峙海湾,有一径可通行人。乱石棋布,潮长即不能往来。为州治东路第二重关隘,有汛驻防。麓有巨石,高二丈。雍正间知州程哲刻‘天涯’二大字于上。今通名此地为天涯”。又有一石题“海角”二字。1961年郭沫若游天涯海角时题“天涯海角游览区”七个大字,并作《游天涯海角》诗。


在海南省三亚市区西北24千米马岭山下。地处海南岛南端,古时因远离城镇,交通阻塞,有“鬼门关”之称。历代王朝谪贬官员,多流于此,唐代杨炎于建中二年(781年)遭贬至此,曾题诗兴叹:“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崖州在何处?生渡鬼门关。”(一说此为李德裕作)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崖州知州程哲称此为“天涯”,并将二字题刻于一冲天石峰上,清末文人又在另一巨石上题刻“海角”二字,此即“天涯海角”之由来。马岭山下沙滩如银、石林姿奇、碧海无垠,景致极雅。海中耸一石柱,突兀雄伟,上刻“南天一柱”四大字。有众多名人题词和诗作。叶剑英写有“红豆离离,占断天涯路”;陈毅题写“潮退沙平珍贝美,帆摇波晃琉璃碧”。郭沫若赋诗赞:“海角尚解尖,天涯更有天。波清湾面阔,沙白磊头圆。劳力同群众,雄心藐大千。南天一柱立,相与共盘旋。”并题词“天涯海角游览区”。

天 涯 海 角


猜你喜欢

  • 西周封国。春秋时灭于楚。在今河南确山县北十八里古城乡。一说在今息县西南。《左传》: 僖公五年(前655),“江、黄、道、柏方睦于齐”。杜注:“道国在汝南阳安县南。” 又昭公十三年 (前529),“楚之

  • 罗溪

    ①即今福建泉州市北罗溪镇。清南安县丞驻此。②在今广东惠来县西。《方舆纪要》 卷103惠来县: 罗溪 “在县西二十里。源出石鸟山,流合东溪,下流会于神泉港”。集镇名。在安徽省太湖县东北部,花凉亭水库北岸

  • 石湫镇

    在今江苏连云港市南。《方舆纪要》卷22海州:石湫镇在“州南二十里。旧有石湫。宋绍兴三十一年, 金人围海州, 张子盖自镇江赴援,至楚州,先趋涟水,择便道以进, 至石湫堰, 击败敌兵,是也。今镇东北有九洪

  • 天堂

    或译作天方、天房。即今沙特阿拉伯之麦加。元汪大渊《岛夷志略》:“天堂,地多旷漠,即古筠冲之地,又名为西域。…有回历,与中国授时历前后只争三日,其选日永无差异。”村名。在海南省儋州市西北部。属中和镇,人

  • 闽王王审知墓

    在今福建福州市北郊战坂乡莲花峰南麓斗顶山。王审知 (862—925) 字信通,光州固始(今属河南) 人。唐末,随其兄王潮起兵入闽,五代梁封为闽王。同光三年 (925) 卒,谥忠懿。其墓原在凤池山,后唐

  • 建州右卫

    明正统七年 (1442) 因猛哥帖木儿弟范察与子童仓 (即董山) 争立,析建州左卫置,以董山领左卫事,范察尔右卫指挥使,属辽东都司。治所在苏子河畔赫图阿拉城 (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老城)。自此始有

  • 白玉山

    在今辽宁大连市旅顺区(旅顺口)北。山东麓有万忠墓。清光绪二十年(1894)日军侵占旅顺口,屠杀二万余人,葬于此。

  • 光照山

    在今湖北郧西县西北。《方舆纪要》卷79郧西县:光照山在“县西北六十里。接(陕西)山阳县界”。

  • 万佛顶

    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千佛顶西,为峨眉山最高峰,海拔3098米。清嘉庆《峨眉县志》卷12:万佛顶“在千佛顶左(右)”。其下旧有万佛庵。

  • 沙随

    春秋宋邑。在今河南宁陵县西北。《春秋》:成公十六年(前575),“秋,会晋侯、齐侯、卫侯、宋华元、邾人于沙随”。即此。《水经·汳水注》:“汳水又东径宁陵县之沙随亭北。”古邑名。春秋宋邑。在今河南省宁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