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坪
一名万行庵。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三倒拐观音岩之上。明古智禅师于此建寺,内供太子,故名。明胡世安《登峨山道里记》:“三道拐复沿坡上,为太子坪,再前圆觉寺。”
一名万行庵。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三倒拐观音岩之上。明古智禅师于此建寺,内供太子,故名。明胡世安《登峨山道里记》:“三道拐复沿坡上,为太子坪,再前圆觉寺。”
明置,在今云南宣威市北倘塘。《方舆纪要》 卷114沾益州: 倘塘驿 “在州北。为乌撒往来要地。天启二年,沾益土妇设科等作乱,焚劫沾益,倘塘、炎方、松林、交水及曲靖白水驿凡六站,官军讨之。明年复收诸站,
1912年置,属黑龙江省绥兰道。治所在龙门镇(今黑龙江省德都县东北龙镇)。1917年改为龙镇县。1912年由龙门、安古、乌鱼三镇地方设置,治龙门(今黑龙江五大连池市龙镇)。1917年升县,并改名龙镇县
在今陕西潼关县东北。《水经·河水注》引郭缘生记曰: “汉末之乱,魏武征韩遂、马超,连兵此地。今际河之西有曹公垒……义熙十三年,王师曾据此垒。” 《晋书·赫连勃勃载记》: “赫连昌攻皊石及龙骧将军王敬于
北宋置,属衡阳县。即今湖南衡南县东泉溪镇。(1)古镇名。北宋时置,即今湖南省衡阳市东泉溪市。(2)今镇名。(1)在浙江省武义县东北部。面积87.2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府驻泉溪,人口2210。以
唐置,属灵州。治所在今宁夏平罗县境。后废。
即今福建南靖县西北水潮。清有千总驻此。
在今山西阳城县北。清同治《阳城县志》卷4有刘村堡。
又名斜岩、紫虚洞、重华岩。在今湖南宁远县南九疑瑶族乡境内。《方舆胜览》 卷24道州: 斜岩 “在县南二百余步 (里),古木苍烟,石田棋布,岩窦可二丈,其中深不可及……执炬而入,但见峻崖峭壁,寒泉寒风,
亦作曲薛兀儿泽、曲笑儿泽。元汪罕夏季驻地之一。在今蒙古国和林格尔东南。
北朝之一。公元550年高洋代东魏称帝,国号齐,都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史称北齐。有今洛阳以东,晋、冀、鲁、豫诸省及内蒙古一部分。公元577年为北周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