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子牙河

子牙河

海河水系五大河之一。在今河北省南部。北源滹沱河出山西省五台山,南源滏阳河出太行山东侧,在河北献县汇合为子牙河,东北流至天津市汇大清河入海河。《清一统志·顺天府二》:子牙河“在大城县东,即滹沱河及滏阳诸水之下流,因经大城县之子牙村,故得是名”。


又称盐河、沿河。海河水系五大河之一。在河北省南部。因流经天津市静海县子牙镇而得名。北源滹沱河出山西省五台山,南源滏阳河出太行山东侧,在献县县城附近汇合为子牙河,东北流到天津市汇大清河入海河。长730千米,流域面积7.87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28米3/秒。上游多支流,汛期下游宣泄不畅,旧时常泛滥成灾。建国后进行整治。1966—1967年献县以下辟子牙新河,到天津市北大港入渤海,以加强泄洪能力。


猜你喜欢

  • 海南卫

    明洪武五年 (1372) 置,治所即今海南省琼山市。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置,治今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属广东都司。后废。

  • 常平关帝庙

    又称关帝祖祠。在今山西运城市南五十里常平村。三国蜀将关羽,山西解州常平里人,后乡人于故居建祠奉祀。创建于隋,金代始成庙宇。现存建筑多为清代遗构,有山门、午门、享殿、关帝殿、娘娘殿、圣祖殿等六座殿宇,圣

  • 咸丘

    春秋时鲁地。在今山东巨野县东南。《春秋》: 桓公七年 (前705),“焚咸丘”。杜注: “高平巨野县南有咸亭。”古邑名。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巨野县南。《春秋》桓公七年(前705年):“焚咸丘。”即此。

  • 廊家寨

    在今湖南凤凰县北百余里。地势幽险。清乾隆末征苗时,吴陇登等诱执吴八月于此。

  • 铜瓦厢

    一名铜牙城。在今河南兰考县西北二十四里东坝头乡西。明嘉靖 《兰阳县志》 卷1: 铜瓦厢“人民丛聚,税课渐多,可当一镇”。《清一统志·开封府二》: 铜瓦厢 “初名铜牙城。元尝置县。明正德六年设管河主簿于

  • 典彻湖

    在今越南北部太原省太原县西。唐许嵩《建康实录》 卷19: 南朝梁大同十一年 (545) 讨李贲,“ (李) 瞟推高祖 (陈霸先) 为前锋,所向摧陷,贲走曲 (典) 彻湖,于屈僚洞界立砦,大造船舰,充塞

  • 鸿陵山

    在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东四十里。《清一统志·靖州》: 鸿陵山 “自金紫岭迤逦而南,峻拔凌云,冬春雪凝,玉立天表”。

  • 九十九段隘

    在今福建上杭县西南。《方舆纪要》卷98上杭县:“九十九段隘在县西南六十里。”

  • 相隐塘

    在今湖北黄州市东二里。《清一统志 ·黄州府二》: 相隐塘 “在黄冈县城东二里。近相隐桥,西为白莲池,即韩琦读书处”。

  • 超华山

    在今福建顺昌县西北,北接邵武市界。《舆地纪胜》 卷133南剑州 《景物下》: 超华山 “在顺昌县西北五十里,有超华寺”。正德 《顺昌邑志》 卷1: 超华山 “在白水都。周围甚广,西北入邵武境。山之幽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