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朔卫
清雍正十二年(1734)置,治所在今内蒙古凉城县西南永兴乡。乾隆十五年十二月(1751年1月)改置宁远厅。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置,治亦不汉契(今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西南田家镇)。乾隆十五年(1750年)裁,改置为宁远厅。
清雍正十二年(1734)置,治所在今内蒙古凉城县西南永兴乡。乾隆十五年十二月(1751年1月)改置宁远厅。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置,治亦不汉契(今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西南田家镇)。乾隆十五年(1750年)裁,改置为宁远厅。
在今云南澄江县北。《清一统志·澂江府》: 弥勒石溪 “在河阳县北。源出罗藏山西麓,合众涧流为溪,出弥勒石口,会于锦溪,溉田甚多”。
在今浙江永康市西北。《方舆纪要》卷93永康县:白窖岭在“县西北三十里。又三十里至茭道口,北至府城五十里,为往来之径道”。
在今广西河池市西南。明置巡司于此。后废。古镇名。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西南都铭。明置巡检司于此。
一作朱厓郡。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置,治所在瞫都县 (今海南省琼山市东南三十里)。《汉书·武帝纪》 注: “应劭曰: ‘二郡 (指珠厓、儋耳) 在大海中崖岸之边,出真珠,故曰珠厓。”辖境相当今海南
亦作五台集。即今山东平邑县东北三十四里武台乡。原属费县。清光绪 《费县志》: 县西北武沟社 “武台村,有集”。
在今广东梅县东北松口。《资治通鉴》: 五代梁龙德二年 (922),“汉主 (刘) 岩用术者言,游梅口镇避灾。其地近闽之西鄙。闽将王延美将兵袭之,未至数十里,侦者告之,岩遁逃仅免”。胡三省注: “梅州程
①南朝陈天嘉中置,属鄱阳郡。治所在今江西余江县(邓埠镇)东北锦江镇。隋开皇九年(589)并入余干县。北宋端拱元年(988)又以安仁场升为安仁县,属饶州。治所仍在今余江县东北锦江镇。元属饶州路。明、清属
元至元二十八年 (1291) 置,治所在汴梁路 (今河南开封市)。辖境约当今河南省黄河以南,江苏、安徽、湖北三省长江以北地区。元至正后其地分属江南、湖广、河南等行省。蒙古至元五年(1268年)置河南等
即今广东新兴县东南里洞镇。《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新兴县“张公脑营”条:里洞营“在县南四十里。嘉靖二十七年置”。
即今西藏岗巴县叶如藏布。北源出岗巴县哈金桑惹雪山,上游叫苦曲藏布; 南源出亚东县喜马拉雅山北麓。二水在岗巴县汇流后称叶如藏布,流经定结县境,入萨迦县境注入朋曲。清乾隆《西藏同文志》 卷21: “西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