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定阳县

定阳县

①秦置,属上郡。治所在今陕西延安市东南固县镇。东汉末废。

②东汉建安二十三年 (218) 分新安县置,属会稽郡。治所在今浙江常山县治东三十二里招贤镇。三国吴宝鼎元年 (266) 属东阳郡。南朝陈属信安郡。隋省。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衢州。武德八年(625) 废。

③北魏延兴四年 (474) 置,为定阳郡治。治所即今山西吉县。《元和志》 卷12吉昌县: 定阳县 “会有河西定阳胡人渡河居于此,因以为名”。北周为汾州治。隋开皇十六年 (596) 为耿州治。十八年改为吉昌县。

④北魏置,属敷城郡。治所在今陕西延安市东南。后废。

⑤南朝梁置,为北郢州治。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北。西魏改置安贵县。


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陕西省延安市东南固县镇。属上郡。东汉末废。北魏复置。后废。(2)东汉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孙氏析新安县置,治今浙江省常山县西北琚家附近。属会稽郡。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年)后属东阳郡。隋省入信安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属衢州。八年废。(3)北魏延兴四年(474年)置,治今山西省吉县。《元和郡县志》慈州:“因有河西定阳胡人渡河居此,故名。”为定阳郡治。后又为南汾州、汾州、武城郡、耿州治。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吉昌县。(4)南朝梁置,治今湖北省随州市西北。为北郢州治。西魏改名安贵县。


猜你喜欢

  • 东岐州

    北魏侨置,治所在今河南南召县东。《清一统志·南阳府二》:岐州城“有二,俱在南召县(今县东七十里云阳镇)西六十里。名东、西岐州城。后魏置东、西二岐州于此”。后废。

  • 涿县

    ①秦置,属广阳郡。治所即今河北涿州市。西汉为涿郡治。三国魏为范阳郡治。西晋为范阳国治。隋属涿郡。唐武德七年 (624) 改名范阳县。②1913年改涿州置,属京兆尹。治所即今河北涿州市。1928年直属河

  • 大塘墟

    ①即今广东三水市北大塘镇。清光绪《广州府志》卷69墟市:三水县有“大塘墟”。②即今广西北流县西北新圩镇大塘村。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北流县图:西北有大塘墟。

  • 渔梁

    在今安徽歙县东南三里练江上。《方舆纪要》卷28徽州府歙县: 渔梁 “府南三里有石梁。旧以扬之水及黄山诸水,凡四溪会流城西,陡泻而下,无复停蓄,故为津梁,以缓水势。宋绍兴中废,嘉定中复修,凿山取石,为永

  • 彭城矶

    又作彭城洲。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水经·江水注》: 江水 “又东径彭城口,水东有彭城矶”。

  • 上帕行政区

    1916年析原丽江府地置,属云南腾越道。治所即今云南福贡县。处江边沙坝上,原名沙坝,傈僳语讹为上帕。1929年直属云南省。1932年改康乐设治局。1916年以丽江县西北部上帕村一带析置(县级),治上帕

  • 沔南县

    1943年3月日伪由沔阳县荆河以南地析置,治所在新堤镇(今湖北洪湖市)。1945年8月废。

  • 和宁堡

    在今陕西三原县北。《方舆纪要》 卷53三原县: 和宁堡 “在县北。姚秦初秦冯太守兰椟率众自频阳入和宁,谋攻姚苌于长安,是也”。

  • 威宁营

    明置,即今辽宁本溪市东北威宁营。《方舆纪要》 卷37辽东都司 “清河堡” 条下: “西有白塔佃可按伏,又西有威宁营可屯兵。” 明在此置铁场百户所。

  • 须句

    亦作须朐。周代国名。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春秋时为邾所灭。《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邾人灭须句,须句子来奔。” 二十二年 (前638),“伐邾,取须句,反其君焉”。皆此。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