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寿县
唐天宝元年 (742) 改盩厔县置,属京兆府。治所即今陕西周至县。至德二年 (757) 复为盩厔县。
古县名。唐天宝元年(742年)改盩厔县置,治今陕西省周至县。属京兆府。至德二载(757年)复为盩厔县。
唐天宝元年 (742) 改盩厔县置,属京兆府。治所即今陕西周至县。至德二年 (757) 复为盩厔县。
古县名。唐天宝元年(742年)改盩厔县置,治今陕西省周至县。属京兆府。至德二载(757年)复为盩厔县。
明置,即今浙江鄞县东南管江镇。
在今广东南海市西南西樵镇附近,最高峰为大科峰,海拔344米。《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南海县:西樵山“高数百仞,势若游龙,盘踞四十余里。峰峦大者七十有二,互相连属,内顾若罗城,其极高峻者曰大科峰。……
在今浙江嵊县西。《舆地纪胜》卷10绍兴府:大白山“在嵊县西六十里。乃赵广信炼丹登仙之处。有石笋对立如阙,瀑泉飞下”。《明史·地理志》及《清一统志》作“太白山”。
金置,属繁畤县。故址在今山西繁峙县东北一百里。
①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隅。《清一统志·平阳府》:大云禅寺“在临汾县城内安道坊。唐贞观中建。俗名铁佛寺。内有大铁佛,头上建浮图”。②在今山东青州市南云门山麓。《清一统志·青州府二》:“旧在云门山后,明景泰
即禁谿。今越南红河支流山阳河。《后汉书·马援传》 注: “ 《越志》 云: 徵侧兵起,都麊泠县。及马援讨之,奔入金溪究中,二年乃得之。” 《水经· 叶榆河注》: “后汉遣伏波将军马援将兵讨徵侧诗 (索
秦筑,在今陕西渭南市西南张胡村一带。《三辅黄图》卷1:“步高宫,在新丰县,亦名市丘城。”《水经·渭水注》:“渭水又东,酋水南出倒虎山,西总五水,单流径秦步高宫东,世名市邱城。”《元和志》卷1京兆府渭南
即勾栏山。今加里曼丹西南之格兰岛。《元史·史弼传》:至元三十年(1293),“至东董、西董山、牛崎屿,入混沌大洋橄榄屿,假里马答、勾阑等山”。
①在今河北赞皇县西南王家坪村。《清一统志·正定府二》:王家坪“在赞皇县西六十里。本朝顺治初,土寇周山尹、李廷臣等,啸聚纸糊套山为民害。康熙三十七年,……巡抚于成龙招抚之,设守备于此防守。雍正十年改设都
唐武德四年(621)置,属思州。治所在今贵州思南县西北四十五里。贞观八年(634)属费州。《旧唐书·地理志》 多田县:“以土地稍平,垦田盈畛,故以多田为名。”北宋废。古县名。唐武德中置,治今贵州省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