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梁县
西汉置,属五原郡。治所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东汉末废。《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东径宜梁县之故城南。阚骃曰: 五原西南六十里,今世谓之石崖城。”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东南三顶帐房古城。属五原郡。东汉末年废。
西汉置,属五原郡。治所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东汉末废。《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东径宜梁县之故城南。阚骃曰: 五原西南六十里,今世谓之石崖城。”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东南三顶帐房古城。属五原郡。东汉末年废。
①即五华山。在今湖北天门市东北七十里。《新唐书·地理志》:复州竟陵县“有五花山”。②在今四川涪陵市西。《方舆纪要》卷69涪州:五花山在“州西二十里。五山排列,宛然如花”。
即今黑龙江省嘉荫县南嘉荫河。源出小兴安岭东,东流入黑龙江。《金史·世纪》:穆宗“令主隈、秃答两水之民阳为阻绝鹰路,复使鳖古德部节度使言于辽,……辽不知其为穆宗谋也,信之”。即此。
即伊阙。今河南洛阳市南之龙门。《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前518),“王次于滑,晋知跞、赵鞅帅师纳王,使女宽守阙塞”。杜注:“阙塞,洛阳西南伊阙口也。”
北魏北境六镇之一。在今内蒙古兴和县西北。 《水经·㶟水注》: 于延水 “出塞外柔玄镇西,长川城南小山”。《魏书·肃宗纪》: 孝昌元年 (525)八月,“柔玄镇人杜洛周率众反于上谷,号年真
清置,属丽水县。即今浙江丽水市西南三十四里碧湖镇。清时有县丞驻此。在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西南部、大溪西岸。面积83.3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碧湖,人口1万。因原名湖泊,湖水清澈,故名。1949
即今广西藤县西南九十里象棋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 藤县图: 西南有象棋墟。
即今山西临猗县西吴王村。旧属临晋县,明置巡司于此。
在今山西左云县北四十里威鲁村。《清一统志·朔平府》: 威鲁堡 “在县东北。东至边墙三里,北至边墙二里。明嘉靖二十一年筑,周二里有奇。属助马路”。
五代闽龙启元年 (后唐长兴四年,933)改福唐县置,属长乐府。治所即今福建福清市。明曹学佺 《名胜志》: “ 《旧记》 以山自永福来,溪自清源来,故名。” 后晋天福中又改为南台县,后复为福清县。元元贞
唐室韦诸部落之一。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扎兰屯市南雅鲁河。《新唐书·室韦传》:塞曷支部“益东有和解部、乌罗护部、那礼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