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宝山

宝山

①在今山西繁峙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40繁峙县: “宝山在县东南九十里,有南冶谷,路通直隶唐县、定州之境。”

②在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镇东北老宝山城稍西。《方舆纪要》 卷24苏州府嘉定县: 宝山在 “县东南八十里。明永乐十年,命海运将士筑此以建烽堠,周六百丈,高三十丈,为海运表识,昼则举烟,夜则明火,海洋空阔,一望千里。先是,居民尝见其地有山影,至是山成,因名曰宝山”。旧宝山县以此名。明万历十年 (1582) 为海涛冲没。

③在今福建建宁县东。《方舆纪要》 卷98建宁县: “宝山在县东二十五里。厥土白壤,宜陶。蓝溪经其下。有坪曰桐树坪,地势平夷,上多桐树。”

④在今山东苍山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33沂州“艾山” 条下: 宝山 “上有银坑。《志》 云: 宝山旁有乔家、黄泥、黑渗、白扭、双眸等洞。元时取银矿于此”。

⑤在今河南安阳县西南五十里。《明一统志》 卷28彰德府: 宝山 “多产白石,陶人取以为器”。

⑥即今广东东莞市东南宝山。《元和志》 卷34东莞县: 宝山 “在县东北五十五里”。《舆地纪胜》 卷89广州: 宝山 “在东莞县。旧以山有宝置场烹银,名石瓮场,今山中有银滓犹存”。

⑦在今广东翁源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02翁源县: 宝山在 “县 (治今翁城镇) 北二十五里。山产铜矾。高千仞,周百余里,巅有巨石,下有池,环绕左右,东岩出泉,深不可测。岑水盖源于此”。

⑧在今广东兴宁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103兴宁县: 宝山在 “县东北六十里。高六十余丈,周三十里。势若树屏,循、潮二州之分水岭也。唐韦衮刺潮州经此,因名丞相岭。有巨石如马,外险中衍,曰石马峒。《志》 云: 元末陈友定采矿于此,得银数百万,因名宝山。明嘉靖中,贼据石马峒为乱,讨平之”。

⑨在今广东化州市旧城内。清光绪 《高州府志》卷4化州: 宝岭 “一名宝山。在州城南隅,城垣跨山之巅,州堂面之,旧有览胜亭”。

⑩在今广东高州市东北四十五里。《舆地纪胜》卷117高州: 宝山 “在州治之后,去城二里。创登高亭于上,凭高一眺,郡之山、水、城市,表里如画,为一郡登临胜处。《图经》 云: 有麖鸣则赦书至”。《方舆纪要》 卷104电白县: 宝山 “旧县治北一里。秀丽特立,形如园珠。宋绍兴间创登高亭,植松于上,为郡登临之胜。山之麓有送龙冈,其南为狮子坡,县治凭焉”。

(11)即今四川泸州市西郊之忠山。《舆地纪胜》 卷153泸州: 宝山 “在州城。初名宝子山,为巡检廨。陈公损之,移廨山西,建堂其山,袁公说友名其堂曰 ‘江山平远’。易堡子为宝山,皆大书揭之。下瞰城郭,万瓦鳞集,两江合流,诸山拱揖,真胜绝也”。

(12)在今云南建水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115建水州: 宝山在 “城西南二里。相传山产石宝,夜有火光”。


(1)古山名。在今广东省深圳市北。唐属宝安县。(2)集镇名。(1)在吉林省磐石市南部。宝山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000。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始建屯落,以山得名。有农机修配、粮油加工等厂。通公路。(2)在云南省宣威市东北部、宝山坝子北缘。宝山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6350。村东北山形似“二龙抢宝”,故名宝山。产玉米、马铃薯、稻、麦类、烤烟、生姜等。特产豆腐干。为云、贵边境物资集散地,有公路西接天杉公路。(3)村名。在福建省沙县东南部、文笔峡东侧。属大洛乡。人口700。以山林丰富得名。有药场两处,培植黄连、田七、木香、白术、丹皮等中草药材并饲养梅花鹿。有公路接新集公路。有明邓茂七起义根据地陈山寨。


猜你喜欢

  • 永清县

    ①北周保定二年(562)改大洪县置,属迁州。治所在今湖北保康县西北。隋属房陵郡。唐属房州。北宋开宝中废。②唐天宝元年(742)改会昌县置,属范阳郡。治所即今河北永清县。辽属析津府。金属大兴府。元属大都

  • 响石

    在今江西南丰县东。《舆地纪胜》 卷35建昌军: 响石 “在南丰县东五十里。有巨石临路,高逾百仞,其上平坦,可容数百人。往来其旁者,语笑高低,应答如响”。

  • 色拉

    又作西山口、西拉山口。在今西藏南部,门隅地区达旺东南五十里处。藏语意为鸡冠山,是达旺通向申隔宗的要冲。

  • 礼乐墟

    即今广东新会市东礼乐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新会县东有“礼乐”。

  • 佛宁门

    明洪武时所建南京外郭城门之一 。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北。地当长江之滨。

  • 舍忒河

    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清一统志·乌喇特》: 舍忒河 “在旗 (驻地在今包头市西哈德门村) 北八十里。源出敖西喜山,西流经大青山,入黄河”。

  • 许昌宫

    故址在今河南许昌市东。《三国志·魏书·文帝纪》:黄初三年(222)正月,“行幸许昌宫”。《元和志》卷8许昌县:“许昌宫,在许昌故城中。”

  • 兴国城

    ①东汉末略阳氐人筑,在今甘肃秦安县东北。《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东汉建安十八年(213),“马超在汉阳,因羌、胡为害,氐王千万叛应超,屯兴国”。即此。②慕容氏筑,当在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西大

  • 苏阳堡

    即苏洋堡。今福建福安市南苏阳。

  • 换绦 (縧) 桥市

    即今湖北大冶市西北三十四里还地桥镇。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大冶县西北有换绦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