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富乐山

富乐山

亦名金山。在今四川绵阳市东。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 卷9绵州引 《周地图记》 云: “富乐山,高广为众之秀,登之望见州城。” 《元和志》 卷33绵州: “有东西门,东门久塞,富乐山气所冲,门开张则丧乱。宋元嘉初,太守王怀业开之。果致覆败,尔后还塞。” 《方舆胜览》 卷 54 绵州:富乐山 “在巴西县东五里。刘备自蛮荆入蜀,刘璋延之于此山,望见蜀之全盛,饮酒乐甚,故得富乐之名”。


又称东山、第一山。在四川省绵阳市东。据《三国志·蜀志》记载,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应益州牧刘璋之请由荆州入益至涪(今绵阳市),刘璋从成都赶来亲迎,设宴于此山宝盖峰,望见全蜀之富庶,二人欢乐畅饮,故得此名。山麓原有石盆山、迎真观、卧佛院、洞灵观诸景点。今仅存唐乾符年间的《王助碑》。碑文中有:“西绝涪水,有山曰柏下,诸葛公营垒在焉。而乔木婆娑者,蒋公琰万秋之宅,钟士李之所尝致敬也。”可见在唐代,附近的柏山下有诸葛亮的营垒和蒋琬的住宅遗址。山麓芙蓉溪畔还有著名的平阳府君阙和纪念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的李杜祠。环境幽美,今辟为东山公园。


猜你喜欢

  • 太白池

    在今甘肃徽县东二十里。《方舆纪要》卷59徽州:太白池“周回数十亩,诸山环绕其旁”。

  • 广南卫

    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置,属云南都司。治所即今云南广南县。永乐元年(1403)迁治今云南昆明市。清康熙七年(1668)废。

  • 程家场

    即今四川荣县东南六十里成佳镇。《清史稿· 曾望颜传》: 咸丰十年 (1860),李永和义军据贡井,“总兵虎松林自程家场进攻贡井”。即此。

  • 三姓

    一作依兰哈拉。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筑城。即今黑龙江省依兰县。清萨英额《吉林外记》卷2:“三姓又名依兰哈拉,国语(满语)依兰,三;哈剌,姓也。乃努叶葛、依克勒、湖西哩三姓赫哲也。”雍正七年(172

  • 夏至春秋时国。为皋陶之后,偃姓。在今安徽六安市北十里城北乡。《左传》:文公五年(前622),“楚人灭六”。即此。或作录。夏封国偃姓。春秋时为楚所灭。在今安徽省六安市东北。《史记·夏本纪》:禹“封皋陶之

  • 丘北县

    清道光二十年(1840)置,属广西直隶州。治所即今云南丘北县。民国《丘北县志》:“丘,阜也,高也。境内诸山,唯暮冶峰极高,治城在暮冶之北,故曰丘北。”民国初属云南蒙自道。1929年直属云南省。在云南省

  • 勐 (猛) 昏

    又作勐混。即今云南勐海县南三十里勐混乡。版纳勐昏、勐板为明代车里宣慰司所辖十二版纳之一。

  • 北津楼

    在今四川南充市北五里。《清一统志·顺庆府二》:北津楼,“明道人张三丰诗:谁唤吾来蜀内游,北津楼胜岳阳楼”。

  • 寿安山

    又名五华山、聚宝山。在今北京市海淀区西北。为西山北部余脉。《元史·英宗纪》:延祐元年(1320),“建寿安山寺,给钞千万贯”。至治元年(1321),“冶铜五十万斤作寿安山寺佛像”。即此。古山名。又称五

  • 鸟吊山

    即今云南洱源县西南凤羽山。郭义恭《广志》曰:“有吊鸟山,县西北八十里,在阜山。众鸟千百群共会,鸣呼啁哳,每岁七月、八月晦望至,集六日则止,岁月六至。雉雀来吊特悲。其方人夜然火伺取,无嗉不食者以为义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