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小江镇

小江镇

亦曰小港。在今湖南常德市东。《方舆纪要》卷80龙阳县:小江镇在“县西北四十里。澧江支流为鼎水,此即鼎水入沅处”。明置小江口巡司。


(1)在江西省信丰县南部。面积232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小江圩,人口460。明代建村,因村东有小溪得名。1950年为小江区,1958年设公社,1984年改乡,1988年改设镇。产稻、花生、甘薯等。有煤矿及水泥、农机、石灰等厂。京九铁路、105国道经此。(2)在广东省阳山县北部偏西、连江上游。面积140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小江,人口1500。1949年属阳山县二区,1952年改属三区。1958年设小江公社,1959年并入阳山公社,属连阳各族自治县。1960年分设小江公社,改属阳山县。1984年设区,1986年设镇。为石灰岩低山丘陵地和连江河谷平原。主产稻,富产油茶、沙田柚、李、蜜柑。建有黄燕滩电站。有采煤、滑石矿等厂(场)。107国道经此,连江可通航。(3)曾名岭岗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浦北县中部偏东、南流江支流小江西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3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光明路。1950年属合浦县,1952年设镇,治今址,属浦北县。1956年属合浦县,1958年称小江公社。1965年复属浦北县,1980年置镇。有爆竹、造纸、瓷器、制药、编织、服装、酿酒、机械、木器等厂。公路通合浦、灵山、南宁、玉林等地。


猜你喜欢

  • 马尾河

    ①在今四川绵竹县东。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9绵竹县:“(马尾)河出无为山。宋淳熙间有碑云:群雁排空,成‘无为’二字,因名。有河水出焉,流如马尾,因名马尾河也。”②即今贵州都匀市南清水河上游。《方舆纪

  • 金哀宗陵

    在今河南汝南县北汝水之旁。《金史·哀宗纪》: 天兴三年 (1234),“帝自缢于幽兰轩。末帝退保子城,闻帝崩,率群臣入哭,谥曰哀宗。哭奠未毕,城溃。诸禁近举火焚之,奉御 (完颜) 绛山收哀宗骨痤之汝水

  • 牛尾谷

    在今辽宁朝阳县西南。《资治通鉴》:东晋咸和九年(334),辽西鲜卑段兰等攻柳城,慕容皝遣慕容汗等救之,“与兰遇于牛尾谷,汗兵大败,死者大半”。胡三省注:“牛尾谷, 在柳城北。”即此。

  • 桃花溪

    ①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南。《清一统志·常德府》: 桃花溪 “在桃源县西南二十五里。源出桃花山,北流入沅”。②即今四川长寿县北之桃花溪,为长江支流。《方舆纪要》 卷69长寿县: 桃花溪 “在县治东,上有桃花

  • 便水驿

    即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西七十里便水市。明置驿,清改置巡检。

  • 金宝顶堡

    即金宝堡。在今广西阳朔县西四十里金宝乡。明隆庆五年 (1571) 置,清康熙八年 (1669)设游击驻防。

  • 风堆

    在今宁夏固原县西。《水经·河水注》:“(高平县)西十里有独阜,阜上有故台,台侧有风伯坛,故世俗呼北阜为风堆。”

  • 龙安山

    即今四川安县北大安山。《元和志》卷33龙安县:龙安山“在县北十里。有好林泉,隋开皇中蜀王杨秀立亭馆以避暑”。唐以此名县。

  • 威远县

    ①隋开皇十一年 (591) 改威远戍置,属资州。治所即今四川威远县。明曹学佺 《蜀中广记》卷52: 威远县 “取威抚远人之义”。大业初属资阳郡。唐属荣州。元初废,后复置。明洪武十年(1377) 省入荣

  • 石臼所

    明初置石臼寨备御后千户所,属安东卫。在今山东日照市东石臼所。《清一统志·沂州府一》:“旧有石臼岛,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