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爪屿
在今台湾省澎湖县东北,白沙岛东北十里。清蒋毓英 《台湾府志》 卷3: 屈爪屿 “屿形如卧虎屈爪势”。
在今台湾省澎湖县东北,白沙岛东北十里。清蒋毓英 《台湾府志》 卷3: 屈爪屿 “屿形如卧虎屈爪势”。
又称中国东省铁路。即中东铁路。干线从今内蒙古满洲里市经黑龙江哈尔滨市至绥芬河市。支线从哈尔滨经吉林长春至辽宁旅顺。中东铁路曾用名。
明永乐四年(1406)置大古剌军民宣慰使司,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白古(今缅甸勃固)。辖境在今缅甸伊洛瓦底江三角洲。正统以后废。
在今山东高密市北。《水经·胶水注》:“胶水之左为泽渚,东北百许里谓之夷安潭,潭周四十里,亦潍水枝津之所注也。”《元和志》卷11高密县:“夷安泽,在县北二十里,周回四十里,多麋鹿蒲苇。”元于钦《齐乘》卷
即汲波塘。在今贵州清镇市西南二十里。明郭子章《黔记》卷8:“(威清卫)城西南二十里有级波塘,塘拥涧泉, 日凡三涌则浊,逾时清,溉田甚广。”
一作设里汪。在今里海西北、高加索山附近。《元史·曷思麦里传》 帝:“命曷思麦里招谕曲儿忒、失儿湾沙等城,悉降。”
即今四川巫山县北双龙镇。清光绪《巫山县志》卷2:巴雾堡在“县东北六十里”。
又名郖津渡。在今山西芮城县东三十五里陌南镇南,黄河渡口。明置巡司于此。
明洪武十二年 (1379) 置昌国守御千户所,十七年 (1384) 改为昌国卫,属浙江都司。故址在今浙江舟山市定海区城关。二十年 (1387) 迁于今浙江象山县东南六十余里之东门岛,二十七年(1394
在今广西龙州县西北。《清一统志·太平府》 “武德隘” 条: 奇村隘 “与越南交界,有兵防守”。
即今广东化州市北之罗江。《寰宇记》 卷167石龙县: “陵水从禺州扶莱县界流入,会罗水,二水相合为罗陵水。” 《舆地纪胜》 卷116化州: “二水乃陵水、罗水也。……昔有陵、罗二姓居二水之滨,因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