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岔路口镇

岔路口镇

清置,属德惠县。即今吉林德惠市东北岔路口镇。《清史稿·地理志》 德惠县官商路:“东:岔路口达榆树。”


在吉林省德惠市东北部,东北濒松花江。面积220平方千米。人口5.4万。镇人民政府驻岔路口,人口 2900。因位于三岔路口而名。1949年为岔路口区,1956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4年置镇。主产玉米、稻。有农具加工、饲料等厂。德大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纳怜站

    在今甘肃临潭县境。《方舆纪要》卷60洮州卫:纳怜站“在卫西。洪武十二年,洮州十八族番酋三副使汪舒朵儿、瘿嗉子、阿卜商等叛,据纳怜七站,命沐英讨擒之。即此”。

  • 鹿危山

    在今四川理县东北。《新唐书·代宗纪》:贞元十七年 (801),“韦皋及吐蕃战于鹿危山,败之”。即此。

  • ①即沙。春秋卫邑。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南。《左传》: 定公七年 (前503),卫、齐 “乃盟于琐”。经文作沙。杜注: “琐即沙。” 《清 一统志·大名府二》 “沙亭” 条引 《晋地道记》: “ (元城)

  • 石堤

    ①在今江西星子县南。《舆地纪胜》卷25南康军:石堤“在军之南壁。以石为堤,横截洪流, 内浚二澳,可容千艘,往来之舟得以善济”。《方舆纪要》卷84星子县:石堤“宋元祐中,知军吴审礼始栅木为障,崇宁四年,

  • 珍珠桥

    在今江苏南京城内北京东路珍珠河上。始建于三国东吴。《明一统志》 卷6南京: 珍珠桥 “在洪武门大街”。1931年 “九 · 一八” 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激起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 依西肯卡伦

    清末置,属黑龙江副都统。在今黑龙江省塔河县东北依西肯乡。民国 《黑龙江志稿》 卷33: 黑河所属卡伦“依西肯,距倭西门九十里,多平原可垦之地”。后废。

  • 鸡鸣河市

    即今湖北英山县西南鸡鸣河乡。旧属蕲水县。清光绪《蕲水县志》卷末《兵事》:咸丰十一年(1861)二月,太平军陈玉成“由鸡鸣河出蔡家河、竹瓦店,陷黄州”。

  • 思麻山

    在今湖南吉首市南六十里。《方舆纪要》卷81镇溪千户所: 思麻山 “两山夹立相向,水流为思麻溪”。

  • 串场河

    在今江苏长江以北境。南段在启东、海门、通州、如东、如皋等县市境,入运盐河。《清一统志·通州》 载:串场河“在州东北。串吕四、余东、余中、余西及金沙、西亭、石港诸场,出丁堰闸,会于运盐河。一从立发河进口

  • 水名。古涣水支流。故道在今河南柘城县西北。《春秋》: 僖公二十二年 (前638),“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寰宇记》 卷12柘城县: “泓水,在县西北三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