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巴斗山

巴斗山

在今湖南泸溪县西南一百四十里。清严如熤《苗疆险要考》:巴斗山“高入云表,登其巅者盛夏挟纩,俯视乾、凤、泸、麻苗寨民村,历历在目,绵亘数十里。东之五里坪,西之军田坪,南之踏虎,北之狗岩,俱此山支麓。山高谷深……生苗入境,多于此山瞭望虚实,为泸境必据之险”。清魏源《圣武记》卷7《乾隆湖贵征苗记》载:乾隆六十年(1795),乾州苗“出泸溪巴斗山,大焚浦市,分寇泸溪、麻阳东北,复逼镇筸”。


猜你喜欢

  • 小团山堡

    又名团山堡。明置,属宁远卫。即今辽宁兴城市西南三十里团山子。明《辽东志》卷3:小团山堡“官军一百七十六员名。堡西吴简山可屯兵,堡西北老虎冲可按伏”。清改为团山堡。

  • 兴宁陵

    唐高祖之父李昞的陵墓。在今陕西咸阳市东。《旧唐书·高祖纪》:“考讳昞,武德元年,追尊元皇帝,庙号世祖,陵曰兴宁。”宋敏求《长安志》卷13:兴宁陵“在咸阳县东三十五里云乡,周五里”。

  • 长平镇

    北宋置,属阴平县。在今四川江油市东北文胜乡(长坪场)。

  • 少水

    即今山西东南部之沁河。源出沁源县北绵山,南流至河南武陟县境入黄河。《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齐侯遂伐晋, ……封少水,以报平阴之役。”即此。古水名。即今山西省沁河。《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前550年):

  • 凉山等处土百户

    清康熙四十二年 (1703) 置,属叙州府。治所在今四川峨边、马边之小凉山一带。《清一统志 · 叙州府二》: 凉山等处土百户“皆在屏山县西界凉山之地,曰挖黑、曰腻乃窠、曰旁阿孤、曰明州乐、曰油石洞、曰

  • 外秦淮河

    指今江苏南京通济门外经中华门、水西门段护城河。自五代杨吴筑金陵府城时,将秦淮河一段圈入城内,并在河水入城口通济门始, 另开河道为城河,将淮水(秦淮河)一分为二,秦淮河始有内外之分。至水西门,内、外秦淮

  • 钟 (鍾) 溪

    在今江苏宜兴市北五十里。明、清置巡司于此。

  • 大牙墟

    亦作大芽圩、大衙圩。即今广东电白县东北大衙镇。明万历《高州府志》卷1:电白县有大衙圩。清道光《电白县志》卷8:大牙圩“在县(治今电城镇)西五十里”。

  • 泥汊河镇

    即今安徽无为县东南二十八里泥汊镇。明置巡司于此。古镇名。又称泥汊口。即今安徽省无为县东南泥汊镇。为滨江要地,明、清置巡检司于此。

  • 安东州

    南宋景定元年(1260)升涟水军置,治所在涟水县(今江苏涟水县)。明洪武初改为安东县。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升涟水军置,治涟水县(今属江苏)。辖境相当今江苏省涟水县。属淮南东路。元废县入州,属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