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巴楚县

巴楚县

1913年改巴楚州置,属新疆喀什噶尔道。治所即今新疆巴楚县。清乾隆《西域同文志》卷3:巴尔楚克,“回语,楚克,全有也。地饶水草,故名”。1930年属喀什噶尔行政区。后直属新疆省。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属喀什地区。面积2.2万平方千米。人口38.8万。辖4镇、8乡和5县办农牧、林场。县人民政府驻巴楚镇。巴楚是“巴尔楚克”的简称。汉代称尉头,唐设尉头州。《新唐书·地理志》记:“尉头州,城名,‘据史德城’在赤河北岸孤山上”。即今称托库孜萨热依古城(也称唐王城)。清乾隆初期,巴楚始称“玛喇巴什”,1903年定汉语名为巴楚,维吾尔语仍用玛喇巴什。从此两个不同含义的名称沿用至今。清光绪九年(1883年)在此置玛喇巴什直隶厅,改属喀什噶尔道管辖。光绪二十九年直隶厅改设为州,州治迁至巴楚,即今县城。1913年巴楚州改为巴楚县,属喀什噶尔道。1924年废道直属新疆省。1949年属喀什专区,1955年直属南疆行政公署,1956年复属喀什专区。1970年属喀什地区。主要河流有叶尔羌河。属南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主产棉花、小麦、玉米,特产蘑菇、甘草、罗布麻。矿产有铁、铜、钛、铅等。南疆铁路和315国道经此。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


猜你喜欢

  • 银赖山

    在今贵州从江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21黎平府曹滴洞长官司: 银赖山在 “司南十里。旧有银赖洞砦,明初俞通海讨古州诸蛮洞,首克银赖洞”,即此。古山名。在今贵州省从江县西北,有寨。明洪武初,俞通海率军

  • 青杨岔

    即今陕西靖边县东南青阳岔镇。1934—1935年西北革命根据地置赤延县治此。

  • 三宿

    在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西南。《清一统志·永州府二》 引《江华县志》:“竹子尾宿、旦久宿、平冈宿,号三宿,皆平地瑶也。明洪武初,招抚下山,附籍大桐乡。每宿佥点一人为千长,听调征剿,立瑶老以约束众瑶。”

  • 天童寺

    东晋建,在今浙江鄞县东南。《舆地纪胜》卷11庆元府:天童寺“在鄞县东六十里。山有玲珑岩,东晋时立祠岩上。唐开元中高僧法璿居之, 日诵莲经,感天童捧天食来供人”。故名。现存建筑系清重建。在浙江省宁波市鄞

  • 三河砦

    北宋政和三年(1113)改三女砦置,属沧州清池县。在今天津市西。金废。

  • 罗白县

    北宋皇祐中置,属邕州迁隆寨。治所在今广西崇左县东南五十里罗白乡。元属江州。民国初属广西镇南道。1918年废。古旧县名。北宋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东南罗白。属邕州。明、清属太平府。1918年并入崇

  • 凌江驿

    在今广东南雄县城南。《方舆纪要》 卷102南雄府保昌县: 凌江驿 “在府城南。《志》 云:宋置寄梅驿,取江淹 ‘庾岭折梅逢驿使’ 之语。明改曰凌江驿”。

  • 施翘港

    在今上海市崇明县北。《方舆纪要》 卷24太仓州崇明县: 施翘港 “在今县北。经享沙、吴家沙而西,至港口渡,海面至刘河口,不过三十余里。由渡口东抵平洋沙,海面约六十里。旧无此港,隆庆中设法开浚,变斥卤为

  • 临沭县

    南朝梁置,为临沭郡治。治所在今江苏新沂市境。北齐废。在山东省东南部,东南与江苏省接壤。属临沂市。面积1038平方千米。人口62.6万。辖11镇、1乡。县人民政府驻临沭镇。唐武德四年(621年)析置临沭

  • 小塘墟

    即今广东南海市西北小塘镇。清康熙《南海县志》卷2:“小塘墟在上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