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江
在今湖南宁乡县西。澬水的支流。《方舆纪要》卷80宁乡县:干江“江有三峰,秀耸山下,二江一流入县界,一流入湘乡县界。春秋水皆归宁而江溢,冬夏则水归湘而江干,故名”。
在今湖南宁乡县西。澬水的支流。《方舆纪要》卷80宁乡县:干江“江有三峰,秀耸山下,二江一流入县界,一流入湘乡县界。春秋水皆归宁而江溢,冬夏则水归湘而江干,故名”。
即和硕特南右翼中旗。在今青海泽库县城附近。
即古尤水。《左传·昭公二十年》:“姑尤以西。”元于钦《齐乘》卷2“姑尤水”条谓“尤即小沽河”。《清一统志·莱州府一》 “沽河”条下:“自掖县(今莱州市)马鞍山南流,至平度州(今平度市)东七十七里名小沽
在今福建将乐县东。《方舆纪要》卷97延平府将乐县:五岐岭“在县东十五里。峻绝难跻,分为五岐”,故名。
在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东南。《方舆纪要》卷81江华县:“禾田山在县东南一百七十五里。高险难升,旁多沃壤。岁尝丰。”
南朝梁置,属安州。治所在宋广县(今广西灵山县西南陆屋镇)。隋开皇九年(589)平陈后废。南朝梁置,治宋广县(今广西灵山县西南陆屋)。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西南一带。隋开皇时废。
即今江苏太仓市北老闸镇,地跨七浦塘。光绪《江苏全省舆图》太仓州:“老闸镇在城东北四十五里。”明时在此建闸,后又在其东北浮桥建有新闸,此闸即为老闸,镇以闸名。
在今四川资中县北。《新唐书·地理志》盘石县:“北七十里有百枝池,周六十里。贞观六年,将军薛万彻决东使流。”《舆地纪胜》卷157资州:百枝池,“《旧志》云:在州北七十里,周回六十五里。今废”。
西汉置,属信都国。治所在今河北辛集市南三十里大车城。东汉废。《水经·浊漳水注》:衡水“又径西梁县故城东,《地理风俗记》曰,扶柳县(按:在今冀州市西北二十八里扶柳城)西北五十里有西梁城故县也”。西汉宣帝
即思峨洞。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南。清嘉庆《兴文县志》卷1:仙鹅洞在“县东二十里。一名思峨洞。唐置思峨县本此。洞口狭内阔,石髓凝结,奇形万状。相传仙峨常来此。洞有仙鹅立石痕”。
北周置,为清江郡治。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六十六里岷江东岸两河口。隋开皇三年(583)改为清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