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平山镇

平山镇

①金置,属虹县。即今安徽泗县北屏山镇。《金史·地理志》 讹作千仙镇。

②即今广东高州市东北长坡镇南旧城。明、清置巡司于此。

③即今广西平南县南一百二十里平山镇,与容县接界。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平南县图:南有平山墟。


(1)在河北省平山县东南部,东濒黄壁庄水库。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21平方千米。人口9.3万。镇人民政府驻平山,人口 7000。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始历为县治。1953年设城关镇,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镇,1988年改今名。产小麦、玉米、棉花、蔬菜。有磁铁、磷、石灰石矿及木器、制镜、建材、造纸、纺织等厂。石清、石岗、石微等公路经此。有唐文昌庙、齐计三烈士纪念碑。(2)在黑龙江省阿城市东南部。面积190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平山,人口1.4万。1947年设平岭区,1948年改平山区。1950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产玉米、大豆等。有较丰富的矿产、林业及野生动植物资源。有化工、钢窗等厂。柳条编织品远销国外。滨绥铁路、301国道经此。(3)在黑龙江省兰西县中西部。面积214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平山,人口 2340。因村建在平岗上,名太平山。1946年设太平区,1946年改第四区。1956年改太平乡,1958年改团结公社,1981年改平山公社,1985年改镇。产玉米、小麦、烤烟、亚麻等。有农机修配、亚麻纺织等厂。公路通兰西等地。(4)在广东省高州市东北、良德水库东部。面积148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平山圩,人口 1350。镇区原为黄塘圩,因1958年建高州水库被淹,迁建于平山岭,故名。1959年设平山公社,1983年改区,1987年建乡,1989年改镇。地处云雾山脉西侧低山区。产松、油茶、杉、香蕉、南药、茶叶。有橡胶场、养鹿场、养牛场。有橡胶制品、纺织、纸品等厂。素水公路经此。(5)在广东省惠东县西部、西枝江中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23平方千米。人口10.3万。镇人民政府驻下西门,人口10.1万。因除东部飞鹅岭较高外,其余均较平坦,故名。北宋绍圣元年(1094年)为循州道辖,称洪堂市。明洪武元年(1368年)设平山驿(马驿)。清雍正八年(1730年)设平山巡检司。民国时已成集市,称平山圩,属惠阳县。1950年冬属惠阳十一区。1958年为惠东县治。1966年改区,1986年改镇。地处丘陵地带。主产稻、甘薯、花生、甘蔗,并产水果。特产茗教荔枝、谭公梅菜、大洲杧果、下贤烟叶、碧山绿茶。有食品、纺织、建材、电子、皮革、服装、五金、玩具等厂。324国道和平西、平蛇公路在此交会。九龙峰为旅游区,东北部有古田自然保护区。有罗焕荣烈士纪念碑。(6)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南县南部。面积112平方千米。人口4.3万。镇人民政府驻平山圩,人口 2450。镇区1830年始建,传原地产玉桂称桂堆圩,后被劫将圩攻打铲平,重建后则名平山。1950年为平南县第一区。1958年称平山公社,1962年改区,1968年复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置镇。产稻、木薯、玉桂、茶叶、柑橙、“沙田柚”等。有微型发电机、芒竹编织、桂油、农机等厂。为农贸集市。公路通平南、容县等地。(7)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鹿寨县西北部。面积322平方千米。人口4万,82%为壮族。镇人民政府驻平山街,人口 1000。因处平头山下,故名。1950年为平山区,1955年分属平山、屯秋区,1958年称平山公社。1962年改区,1966年改公社,1983年又称区,1987年改乡,1995年置镇。产稻、豆类、黄红麻、甘蔗等。有农具、淀粉等厂及铁矿。为农副产品集散地。柳州—屯秋铁路至境内,设龙婆、拉洞两车站。公路通鹿寨、永福、柳州等地。(8)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东北部。面积125平方千米。人口4.2万。镇人民政府驻平山街,人口 2920。因处群山腹地,俗称平山肚,后改今名。1950年为灵山县二区,1958年设平山公社。1984年改乡,1993年置镇。产稻、甘蔗、木薯、花生、柑橙、荔枝、龙眼、茶叶等。有大理石、制茶、面条、骨粉、酿酒、农机等厂。为农贸集市。有公路接玉钦公路。


猜你喜欢

  • 南苔市

    即今江西进贤县东北四十六里南台乡。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进贤县东北有南台集。

  • 扶德州

    唐置羁縻州,属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珙县南洛亥镇(落荄场)。开元十八年(730)改属泸州都督府。北宋属叙州。元废。唐置,治今四川省珙县东南。属戎州都督府。辖境相当今四川省珙县、威信等县地。元废。

  • 随驾山

    在今江苏丹阳市东北五十里元 《至顺镇江志》 卷7: 随驾山“在 (丹阳) 县北五十里经山西”。《方舆纪要》 卷25镇江府丹阳县: 随驾山 “相传秦始皇尝过此,今县北十五里有秦驰道,亦以始皇名也”。

  • 郑和墓

    在今江苏江宁市 (东山镇) 西南二十六里牛首山西南麓回子山,俗称回子坟。郑和 (1371—1435),本姓马,小字三保 (一作宝),云南昆阳 (今并入晋宁) 人。回族。明初入宫做宦官,从燕王起兵“靖难

  • 水东寨长官司

    元置,属顺元路军民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贵阳市东北。明永乐元年(1403)改置水东长官司。

  • 辟 (闢) 展大山

    即今新疆阿图什市东北皮羌套。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4: 胡什齐 “东抵辟展大山与乌什厅西鄙接”。

  • 唐行镇

    又名横溪。即今上海市青浦县治青浦镇。《方舆纪要》 卷24松江府青浦县 “青浦旧县 “条下记: “今县治即唐行镇。亦曰横溪,以临横泖上也。元初为大姓唐氏所居,商贩竹木,因名唐行。明初置新泾税课局。又上海

  • 中宿峡

    即峡山。在今广东清远市东北。《寰宇记》卷157广州清远县: 中宿峡“在县东(北)三十五里。谭子和修海峤志云,二月、五月、八月有潮,上二禺峡逐波返五羊, 一宿而至,故曰中宿峡”。

  • 可泸水

    即今广西右江支流武鸣河。《方舆纪要》卷110南宁府宣化县:可泸水“在府西九十里。源出思恩府境大明山,流经武缘县界,至龙安县曲流村合郁江”。《清一统志·南宁府》认为是《寰宇记》卷126上林县之渭龙水。

  • 竹西亭

    在今江苏扬州市北。唐杜牧《题禅智寺》诗:“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后人以此名亭。宋欧阳修、尧梅臣皆有诗。后向子固易名歌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