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梁山
亦名平梁城山。在今四川巴中市西二十五里。《明一统志》卷68保宁府:平梁山“上平四围石壁如城。宋末尝徙巴州治于此”。《元史·宪宗纪》:九年(1259),“曳剌秃鲁雄攻巴州平梁山”。即此。
亦名平梁城山。在今四川巴中市西二十五里。《明一统志》卷68保宁府:平梁山“上平四围石壁如城。宋末尝徙巴州治于此”。《元史·宪宗纪》:九年(1259),“曳剌秃鲁雄攻巴州平梁山”。即此。
在今福建寿宁县东北。明景泰六年(1455) 渔溪巡司迁此山麓,弘治中移治县东南斜滩镇。地产银矿。《明通鉴》: 景泰五年 (1454) 九月,“福建官台山民作乱”,即此。
传说夏代有穷后羿所迁。《左传·襄公四年》 魏绛对曰,“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其地说法各异:(1)即穷谷,在今河南洛阳市南五十里。《史记·夏本纪》 正义引《括地志》:“河南有穷谷,盖本有穷氏所迁也。”(2
在今四川城口县西。清道光 《城口厅志》卷4: 柏家垭 “距厅西九十里。地势险要。嘉庆初,征剿教匪。曾设粮台于此。今称其地为粮台”。
隋置,在今山西柳林县西北孟门镇。《寰宇记》 卷42石州定胡县: 孟门关 “周大象元年于此置孟门津,隋开皇六年改曰孟门关,在黄河东岸”。
又作捏来、呆 (果) 梅鲁站。元置,在今黑龙江省嫩江县东北木古母里驿。元 《析津志》 天下站名: “和伦百一十海里、捏来。” 明废。
①即今安徽歙县东四十五里深渡镇。以新安江深潭渡口为名。宋置深渡寨。《寰宇记》 卷104歙县: 深渡 “在县东一百一十里,与睦州分界。从新安江上,崇山峻流,爽气尤异。欲到州界,峰峦掩映,状若云屏,实百城
即今湖南常宁县东北三十六里柏坊镇。《清一统志·衡州府二》: 柏坊 “元至正间,红巾寇 (按指对农民起义军的侮称) 起,县人王汝荣督义兵万人守御”。即此。
元上都渠名。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元史·郭守敬传》: 大德二年 (1298),“召守敬至上都,议开铁幡竿渠”。即此。
清乾隆时置热河副都统。嘉庆十五年(1810) 改都统。治所在承德府 (今河北承德市)。领承德府、内蒙古东二盟十六旗、西勒图库伦喇嘛一旗。辖境相当今河北围场、丰宁二县以东,至内蒙古奈曼、库伦二旗、辽宁阜
①隋仁寿元年(601)改广安县置,属延州。治所在今陕西延长县东北谭石塬。大业初属延安郡,大业末废。唐武德二年(619)复置,为北连州治。武德五年(622)移治濯筋川西南(即今延长县)。贞观二年(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