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氏镇
北宋开宝五年(972)降平氏县置,属泌阳县。即今河南桐柏县西北七十里平氏镇。
在河南省桐柏县西部。面积48.6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平氏,人口 8550。西汉为平氏县治,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废县后称平氏镇。后简称平氏。1956年建区,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85年改镇。产小麦、稻、花生、芝麻等。有砖瓦、皮革、综合、农具修造等厂。312国道经此。古迹有周代烽火台遗址、孤峰山遗址。
北宋开宝五年(972)降平氏县置,属泌阳县。即今河南桐柏县西北七十里平氏镇。
在河南省桐柏县西部。面积48.6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平氏,人口 8550。西汉为平氏县治,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废县后称平氏镇。后简称平氏。1956年建区,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85年改镇。产小麦、稻、花生、芝麻等。有砖瓦、皮革、综合、农具修造等厂。312国道经此。古迹有周代烽火台遗址、孤峰山遗址。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在通海县 (即今云南通海县)。辖境约当今云南华宁、通海、峨山、石屏、建水、开远、个旧、蒙自、屏边、河口、文山、砚山、马关、西畴、麻栗坡等市县地。明洪武十
西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 置,封齐悼惠王子印为胶西王。治所在高密县 (今山东高密市西南四十里前田庄)。辖境约当今山东胶河以西,高密以北地区。元封三年 (前108) 改胶西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
清光绪年间置,在今新疆皮山县西九十里。
①春秋郑邑。在今河南原阳县西。《春秋》: 文公七年 (前620),“公会诸侯、晋大夫盟于扈”。杜注: “郑地。荥阳卷县西北有扈亭。” 《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东北,径卷之扈亭北。…… 《竹书纪年》
在今广西田林县西南驮娘江东岸周马村。清有上林营外委戍守。
金置,在今山西垣曲县境。《金史·地理志》:绛州垣曲县有行台关。
即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东南码市镇。明于此置锦田千户所,并置巡司于此。《清一统志·永州府二》: 锦田巡司 “明洪武二十九年,置守御千户所,隶宁远卫。本朝改置巡司,兼设千总戍守”。
隋末析石南县置,属郁林郡。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葵阳镇旧县。寻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属南尹州,后改属郁林州。北宋开宝五年(927)废。古县名。隋末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兴业县石南镇西北。属郁林
①在今湖北通山县东。《舆地纪胜》卷33兴国军:石牛潭“在通山。后唐南米仓米耗大半,占者曰,此石牛所啖,因凿其颐, 自是米不复耗”。《方舆纪要》卷76通山县:石牛潭在“县东五里。有石涧六十里,下流入于长
①1913年改济宁州置,为山东济宁道治。治所即今济宁市。1925年为兖济道治。1928年直属山东省。1948年析置济宁市。1983年撤销并入济宁市。②1946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济宁县南部析置,治马房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