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江西婺源县东北,与安徽休宁接界。《清一统志·徽州府》: 高湖山 “在婺源县北一百里,界接休宁,与浙源山相连。前有湖宽六七亩,四时不涸。从山后上,即摩天岭。有水北入浙溪”。在江西省婺源县东北与安徽省
又名羊武谷。在今山西原平市西北三十五里。《资治通鉴》:五代唐清泰三年(936),“契丹主将五万骑,号三十万, 自扬武谷而南,旌旗不绝五十余里”。又称羊武谷、阳武谷。在今山西省原平市西北。为雁门西偏的重
俗名峰溪。即今湖北竹溪县南九十八里丰溪镇。清有守备、千总等驻防。民国初设县佐于此。在湖北省竹溪县西南部。面积381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丰溪街,人口980。因境内多河溪,故名。1949年
今湖北通城县之别称,以县南有银山为名。
又名集宁海子、威宁海子、希尔池。即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东北之黄旗海。《清一统志 ·察哈尔》: 威宁海子 “在旗 (正黄旗察哈尔)南八十里。蒙古名希尔池。纳林河、七金河并注其中”。
在今新疆乌恰县西北。清宣统《新疆图志》卷4:疏勒府布鲁特岳瓦什部辖境中有“玉区塔什”。
明嘉靖中建,即今广东惠阳市 (淡水镇) 西北潼湖镇。《方舆纪要》 卷103惠州府归善县: 蚬壳营 “在府西北,与博罗县接界。有官军戍守”。
元至元十六年 (1279) 置,属八番顺元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惠水县。明洪武五年(1372) 改为程番长官司。元置,治今贵州省惠水县。属顺元宣抚司。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程番长官司。
元置,属顺元路军民安抚司。治所即今贵州修文县东北札佐镇。明崇祯五年(1372) 改置札佐长官司。
①隋开皇十六年(596)置,治所在沁源县(今山西沁源县)。《元和志》卷13:“因州东沁水为名。”大业二年(606)废。唐武德元年(618)复置沁州,天宝元年(742)改为阳城郡,乾元元年(758)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