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开鲁县

开鲁县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析阿鲁科尔沁及扎鲁特左、右翼三旗地置,属赤峰州。治所即今内蒙古开鲁县。1914年划归热河特别区,1928年属热河省。伪满时为兴安西省省会。1949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1969年划归吉林省。1979年划回内蒙古自治区。


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属通辽市。面积4488平方千米。人口38.8万。辖6镇、16乡、2苏木。县人民政府驻开鲁镇。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热河都统廷杰与阿鲁科尔沁、扎鲁特左、扎鲁特右三个旗王洽商,始设三旗垦务局。光绪三十四年设开鲁县。以开垦阿鲁科尔沁、扎鲁特左、扎鲁特右三旗地得名。属赤峰直隶州。1912年改属热河道,1928年属热河省,1949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1956年热河省撤销,并入内蒙古自治区。1969年划入吉林省,1979年复归内蒙古自治区。1999年属通辽市。地处内蒙古高原东缘、辽河冲积平原西部。有西辽河、新开河流经全境。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玉米、小麦、稻、高粱、谷子、甜菜、芝麻、马铃薯等。矿产以石油为主。工业有酿酒、地毯、农机修造、建材、纺织、化工等。京通、集通铁路及303国道经此。古迹有元佛塔。纪念地有烈士陵园。


猜你喜欢

  • 崤山

    ①在今浙江桐庐县西。《方舆纪要》 卷90分水县: 崤山 “在县 (今分水镇) 东四十里。其最高处曰赤岩尖,登之可见数百里”。②即殽山。在今河南洛宁县北六十里。《后汉书·光武帝纪》: 建武三年 (27)

  • 房村

    即今福建建瓯市南六十里房村。清乾隆十五年 (1750) 移筹岭巡司驻此。即今福建省建瓯县南房村口。清乾隆年间移筹岭巡检司驻此。

  • 榜墟

    即今广西平果县北榜圩镇。旧属思隆县。清设巡司于此。

  • 蓝溪水

    在今湖南蓝山县北四十里。《清一统志·桂阳州》: 蓝溪水 “源出蓝岭,东流入岿”。

  • 抱麟溪

    在今安徽旌德县西。《清一统志 ·宁国府一》: 抱麟溪 “在旌德县西。源出黄华岭,东流与陶环溪、丰溪合,是为三溪; 又至石壁西入于徽山”。

  • 大嵛山

    即嵛山。今福建福鼎县东南大嵛山。

  • 昌元县

    唐乾元元年 (758) 置,属昌州。治所在今四川荣昌县西北。大历六年 (771) 废。十年(775) 复置,为昌州治。五代后蜀广政十七年 (954)以寇焚荡移治罗市镇 (今荣昌县西北盘龙镇东南昌州镇)

  • 穴坊庄

    即今山东莱阳市南六十六里穴坊镇。清光绪《山东通志》卷2《舆图志》:莱阳县东南有穴坊庄集。

  • 通州路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改通州置,治所在静海县 (今江苏南通市)。领静海、海门二县。辖地相当今南通、海门、启东、通州等市及如东县地。二十一年 (1284) 废通州路,仍为通州。元至元十五年(127

  • 兴隆站

    即今辽宁新民市东南兴隆店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新民厅图:东南有兴隆店。民国《东北年鉴》:北宁铁路线有兴隆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