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弥渡县

弥渡县

1913年析原蒙化厅及赵州、云南县地置,后属云南腾越道。治所在弥渡镇 (即今云南弥渡县)。民国 《云南行政纪实》: “古时溪河横流,行人迷渡,因名迷渡。后以迷字欠雅,更名弥渡。” 1929年直属云南省。


在云南省西部。属大理白族自治州。面积 1571 平方千米。人口31.2万。辖5镇、4乡(含1彝族乡)。县人民政府驻弥城镇。弥渡之名,史料中多认为从水乡泽国而得名。宋大理国时置白崖赕,又名勃弄赕。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于白崖赕置建宁县,治今县西北红岩,属赵州。二十五年撤销建宁县,并入大理路。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设迷渡市巡检司,隶赵州。清雍正八年(1730年)移大理督捕通判驻弥渡城。1913年以赵州、祥云、宾川、蒙化(今巍山)四县插花地合并置弥渡县,治今址。1914年属腾越道,1929年直属云南省。1950年属楚雄专区,同年3月,划归大理专区。1960年宾川、弥渡、祥云并为祥云县。1962年复置弥渡县,属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滇中红层高原西部边缘。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玉米、小麦、蚕豆为主,经济作物有烤烟、花生、大蒜、芋头、水果等。冬春反季蔬菜畅销省内外。为全省优质烟生产基地。工业有食品、印刷、建材、服装、铜选、板簧、煤矿、农机等。海勐、昆畹公路从境内通过。名胜古迹有南诏铁柱、清彝族农民起义领袖李文学帅府、东山森林公园、天生桥等。


猜你喜欢

  • 符特山

    即今四川渠县东北龙骧山。《汉书·地理志》 宕渠县: “符特山在西南。” 《寰宇记》 卷138渠州: “符特山在宕渠县西南,今县则有龙骧山,盖古符特山也。”

  • 来流水

    即涞流河。今黑龙江省与吉林省交界之拉林河。《金史·太祖纪》:攻辽,“诸路兵皆会于来流水,得二千五百人”。又《乌春传》:“乌春举兵来战,道斜寸岭,涉活论、来流水。”皆此。

  • 临潢府

    辽 (契丹) 天显十三年 (938) 置,治所在临潢县,即辽上京 (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辖境大抵与今巴林左旗相当。金天眷元年(1138),改辽上京为北京,天德二年 (1150),改北京为临潢府

  • 符黑水

    即今四川宜宾市和高县、珙县境之南广河,为长江支流。《汉书·地理志》 南广县: “汾关山,符黑水所出,北至僰道入江。” 《水经· 江水注》: “江水又与符黑水合,水出宁州南广郡南广县。……导源汾关山,北

  • 阳成县

    三国吴置,属九德郡。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德寿县西。西晋太康二年(281)改为阳遂县。古县名。三国吴置,治今越南河静省德寿西。属九德郡。西晋太康二年(281年)改名阳遂县。

  • 驿面

    在今广西藤县西南六十里。《明史·地理志》: 藤县西南有驿面巡司。后废。

  • 宝屏山

    ①一名登云山。在今四川长宁县南双河镇北。《舆地纪胜》 卷166长宁军: “军治负据宝屏山,牛心峰在左,笔架峰在右,西南与棫山诸峰为对”。《方舆胜览》 卷65长宁军: 宝屏山 “军治之主山,与棫山诸峰相

  • 莫村

    即今海南省临高县治。南宋绍兴初临高县迁治于此。《舆地纪胜》 卷124琼州: 临高县 “初治英邱,绍兴初迁于莫村”。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东。清咸丰元年(1851年)洪秀全设大本营于此。

  • 龙门潭

    在今福建宁化县南二里。《方舆纪要》卷98宁化县:“龙门潭在县南。水深莫测。引流而东,亦曰龙津。有龙门桥跨其上,流会于大溪(九龙溪)。”

  • 苏门岛

    即今山东荣成市西南黄海中苏山岛。清光绪《文登县志》卷1谓:“《山海经》:苏门, 日月所出,岛名本此。”另一说据《清一统志·登州府》:苏门岛,“《县志》:相传与姑苏遥对,故名”。光绪《山东通志》斥为无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