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归元寺

归元寺

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翠微街西端。清顺治年间由白光和尚就明葵园旧址创建,取佛家《楞严经》中“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偈语得名。为武汉市佛教四大丛林之一。多次重修。现存建筑系清同治三年(1864)、光绪二十一年(1895)和民国初年陆续建成。有韦驮殿、大雄宝殿、天王殿、地藏王殿、罗汉堂、藏经阁、大士阁等建筑,保存着贝叶真经、藏经及象牙、玉石雕刻和铜铸造像等珍贵文物。《清一统志·汉阳府》:归元寺“在汉阳县西二里。本朝顺治中建”。1911年武昌肇义时,起义军以此为总粮台。


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翠微街西端。清顺治初由白光和尚就明代王章甫葵园旧址创建,为武汉市四大丛林之一。因迭经战乱,屡败屡兴,现存建筑,系清同治三年(1864年)、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及民国初年陆续重建。内有韦驮殿、大雄宝殿、天王殿、地藏王殿、罗汉堂、藏经阁、大士阁等建筑,有翠微峰、翠微井等胜迹,还有小亭、花坛等,布局谨严,设计巧妙,虽为佛教寺院,却具园林特色。罗汉堂内释迦牟尼、观音大士、文殊、普贤等佛像,神情肃穆,特别是五百罗汉,起伏坐卧,喜怒哀乐,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技艺极为精湛。藏经阁通高20米,分上下两层,下层阔五间,上层分三级,自两侧向中间收缩,各层均飞檐翘角,建筑绚丽,装修典雅,其中保存贝叶真经、藏经及象牙、玉石雕刻和铜铸造像等佛教经典与珍贵文物。


猜你喜欢

  • 都县

    即唐纳州都阙县。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南境。《新唐书·地理志》: 纳州都宁郡县八,“都阙”作 “都县”。

  • 开平镇

    即今河北唐山市东北十五里开平镇。明永乐初为开平中屯卫治。成化初筑城。清又设把总驻此。在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东部。区人民政府驻地。面积61.1平方千米。人口4.8万。镇人民政府驻开平,人口1.3万。明永乐

  • 天邦囤

    在今贵州瓮安县北。《方舆纪要》卷121瓮安县:天邦囤“在废草塘司西北三十里。(明)万历中,贵州兵讨杨应龙,与贼战于飞练堡,贼佯走天邦囤,诱官军至,尽歼之”。

  • 八刺忽

    元北境部族,又译八里灰、八儿忽、八立浑、巴儿忽等。居地在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东侧巴尔古津河流域。元太祖先世曾避难于此地。 《马可波罗行记》载其民隶属大汗,其地所产鹰隼甚有名,元世祖曾遣人取之来贡。

  • 华封墟

    亦作华丰墟。在今广东遂溪县东南。清道光《遂溪通志》卷4:华封墟在“县东二十里”。

  • 南丹卫

    明洪武二十八年 (1395) 置,属广西都司。治所即今广西南丹县。正统七年 (1512) 徙卫治宾州东 (今宾阳县东北)。万历八年 (1580) 迁治今上林县东北三里镇。后废。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

  • 三原护军

    十六国前秦置,在今陕西淳化县东嶻㠔山北固贤。《元和志》卷1三原县:“以其地西有孟侯原,南曰丰原,北曰白鹿原。”故名。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改置三原县。

  • 谢眺北楼

    又名谢眺楼、谢公楼、叠嶂楼。南齐谢眺建。在今安徽宣州市城内。唐咸通中刺史独孤霖改名叠嶂楼。李白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诗云: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睛空……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杜牧 《题宣城开元寺

  • 月氏道

    西汉置,属安定郡。治所当在今宁夏隆德县境。东汉省。按:月氏本部族名,游牧于甘肃敦煌、祁连间,后为匈奴所逼西迁。此盖以其国降人所置。西汉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境。当因河西月氏迁此,故名。属安定郡。

  • 南留集

    即今山东安丘市东北四十四里南流镇。旧属潍县。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 潍县东南有南留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