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章河
即中亚之锡尔河。《元史·郭宝传》: 甲戌岁 (公元1214年),随成吉思汗西征,“次忽章河,西人列两阵迎拒,……进兵下挦思干城”。
即中亚之锡尔河。《元史·郭宝传》: 甲戌岁 (公元1214年),随成吉思汗西征,“次忽章河,西人列两阵迎拒,……进兵下挦思干城”。
即今福建龙海市东南南椗。见于清 《海国闻见录》 图。
在今江苏吴县东北湘城镇牒字圩。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吴县)相城人。明代画家。吴门画派创始人。殁后葬此。
①在今山东昌乐县东南。《清一统志·青州府二》: “昌乐县东南方山之东,亦有黄草关。今名……小岩口。”②在今山东五莲县东,九仙山西北。《方舆纪要》卷35诸城县 “九仙山” 条: “今山西北兀子山南有大路
在今江苏海门县境。南宋李焘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21太平兴国五年 (980),“国初以来,犯死获贷者,配隶登州沙门岛、通州海门岛,皆有屯兵使者领护。而通州岛中凡两处,豪强难制者隶崇明镇,懦弱者隶东北
在今广东廉江市西北。《寰宇记》卷167吴川县:幹水“在废(幹水)县西二百步,从廉州大廉县界来,合廉江”。
在今福建上杭县西南。《方舆纪要》卷98上杭县:“九十九段隘在县西南六十里。”
在今湖南凤凰县东北五十里沱江中。清严如熤《苗疆险要考》谓老虎口“乱岩错立,沱江上下俱可通舟,为此处阻隔”。
①在今江西上高县西南。明置巡司于此。②即今四川珙县南一百一十里洛表镇麻塘坝。此地沿螃蟹溪两岸的山崖上有著名的僰人悬棺,约有一百多具。距地表低者十数米,高者数十米,乃至上百米。棺为木质,形如长匣。或依岩
即今安徽含山县西南裕溪河北岸运漕镇。清设巡司于此。《清一统志·和州》:运漕镇巡司“在含山县南八十里。地临大河,上通巢湖,下接大江。民居稠密,商贾辐辏。本朝乾隆三十年裁宁国府照磨,改设巡司于此”。在安徽
①即今安徽肥西县西北长镇乡。《方舆纪要》卷26合肥县“清水镇”条下:“又有长城镇,道出六安州,元设巡司于此, 洪武九年废。”②即今山东五莲县东北前长城岭。1948年以后五莲县曾由仁里村徙治于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