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怀宁县

怀宁县

①东晋义熙中置,为晋熙郡治。治所即今安徽潜山县。隋为同安郡治。唐为舒州治。南宋嘉定十年(1217)迁治皖口(今怀宁县东北山口乡),端平三年(1236)迁治罗刹洲(今贵池市西六十里),后又迁治宜城(今安庆市),为安庆府治。元为安庆路治。明为安庆府治。清时兼为安徽省治。民国初安庆道亦驻此。1951年迁今治(石牌镇)。

②西魏废帝二年(553)置,为怀昌郡治。治所在今陕西西乡县西。北周天和五年(570)改为怀昌县。

③金正大三年(1226)升怀宁寨置,属绥德州。治所在今陕西子洲县南淮宁湾乡附近。蒙古至元四年(1267)省入清涧县。


(1)古县名。(1)西魏废帝二年(553年)置,治今陕西省西乡县西。为怀昌郡治。北周天和五年(570年)改名怀昌县。(2)金末升怀宁寨置,治今陕西省绥德县西南。属绥德州。蒙古至元四年(1267年)废。(2)今县名。在安徽省西南部、长江北岸。属安庆市。面积 1516 平方千米。人口78.7万。辖16镇、10乡。县人民政府驻高河镇。汉为皖县地,东晋安帝置怀宁县,取意“怀宁兹土”,治今潜山县梅城镇,为晋熙郡治。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移治宜城,即今安庆市,为安庆府治。元为安庆路治。明、清为安庆府治。1914年属安庆道,1927年直属安徽省。1949年属皖北行署区安庆专区。1951年安庆设市后,县治迁至石牌镇。1952年属安徽省安庆专区。1959年怀宁、望江二县合并为怀望县,1961年恢复二县。1971年属安庆地区。1988年为安庆市辖县。1998年迁治高河镇。地处大别山余脉的丘陵地带,除东南部沿江一带为冲积平原及皖河两岸多圩区外,其余大部分为丘陵地区。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小麦、玉米、甘薯、油菜籽、棉花为主,并产茶叶及柑橘等水果。水产鱼、蟹、菱、藕及水禽。矿产有铜、银、铝土、锌及大理石、硅灰石等。工业有水泥、机械、建材、食品加工等厂。特产顶雪贡糕、贡面。合安铁路及合安、高界、月北公路经此。古迹有黄龙乡新石器及商代文化遗址、洪镇汉代冶铁遗址和金鸡戏神碑等。


猜你喜欢

  • 民乐县

    1932年改东乐县置,属甘肃省。治所在洪水堡(今甘肃民乐县)。在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南邻青海省。属张掖市。面积 2893 平方千米。人口23.6万。辖5镇、9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西汉置氐池

  • 黄莽山

    在今湖南郴州市南。《续资治通鉴》: 北宋庆历六年 (1046),瑶民 “遁入郴州黄莽山,由赵峒转入英、韶州界,依山自保,时出抄掠”。古山名。在今湖南省郴州市南。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桂阳蛮遁入郴

  • 虎渡桥

    又名江东桥。即今福建龙海市北江东桥。建于南宋嘉定年间。相传初建时,桥基屡建不稳,偶见有虎负子渡江,乃就该处水中礁上垒石建墩,桥基遂固。故又名虎渡桥。《清一统志·漳州府》: 虎渡桥 “在龙溪县东四十里,

  • 垛庄驿

    即今山东蒙阴县东南五十四里垛庄镇。清康熙二年 (1663) 置驿丞,乾隆十四年 (1749) 改置巡司。在今山东省蒙阴县东南垛庄。清康熙二年(1663年)置驿丞,乾隆十四年(1749年)改设巡检司。

  • 泽布隆城

    即古格札什鲁木布则城。在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西三十里。有古格王朝遗址。

  • 西塘

    又名西官塘。即今安徽庐江县西北三十五里官塘。《方舆纪要》卷26庐江县:“西塘在县西三十五里,亦曰西官塘,溉田百余顷。”

  • 静方县

    唐贞观四年 (630) 置,属羁縻可州。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东境。后废。

  • 废丘

    即犬丘。西周都城之一。在今陕西兴平市东南。《诗经·小大雅谱》 正义引 《世本》: “懿王徙于犬丘。” 《史记·周本纪》 《索隐》: “宋忠曰:懿王自镐徙都犬丘,一曰废丘,今槐里是也。” 秦置废丘县,西

  • 七贤店

    即今山东临朐县东南十四里七贤乡。清光绪《山东通志》卷2《舆图志》:临朐县东南有七贤店铺。

  • 比地州

    亦作北地州。唐开元十七年(729)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泸定或石棉、汉源、甘洛等县境。北宋以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