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怕怀大隘

怕怀大隘

亦作伯大怀遂。在今广西那坡县西南一百九十里,为中越边境要隘之一。《清一统志·镇安府》 “平孟隘” 条: “伯大怀隘,打面梁那坡、者赖、者欣三村,在城西南。本朝乾隆三十一年,设兵防守。” 光绪 《镇安府志》 卷9载总督杨廷璋 《请添设小镇安通判疏略》: “怕怀大隘逼今安南,且与云南连界,实为小镇安之门户。”


猜你喜欢

  • 内三关

    明代对沿内长城三个关的总称。即居庸关(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倒马关(在今河北唐县西北)、紫荆关(在今河北易县西北)。明代对沿内长城三个关的总称。即居庸关(今北京昌平区西北)、倒马关(今河北唐县西北)

  • 马鹿镇

    清置,属陇州。在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东马鹿乡。有州同驻北。民国初改为县佐。集镇名。在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东部、陇山西麓。马鹿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1660。原名马鹿坡,以产马鹿得名。特产蕨菜。柳编较

  • 东乡土司

    清初改东乡五路安抚司置,属施州卫。治所即今湖北宣恩县东北细沙乡。雍正十三年(1735)废。本明东乡五路安抚司,清称东乡土司。治今湖北省宣恩县东北。雍正十三年(1735年)裁。

  • 五里关

    在今陕西华阴市南华山。两壁削立,依山为城,昔人避乱时以一巨石塞口,为石门,又名第一关。清光绪《华岳志》卷1引范守已记曰:“自山荪亭而上,履石缘溪,蜿蜒凸凹行者五里, 曰五里关。一夫守之,众莫能用矣。”

  • 任村镇

    即今河南林州市北任村镇。1940—1946年为林北县驻地。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豫北办事处驻此。在河南省林州市北部。面积185平方千米。人口4.5万。镇人民政府驻任村,人口 5290。元至正年间任姓从

  • 母纳山

    即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之乌拉山。《明史·鞑靼传》:宣德九年(1434),“阿鲁台复为脱脱不花所袭,妻子死,孳畜略尽,独与其子失捏于等徙居母纳山、察罕脑剌等处”。

  • 两母桥

    在今四川南溪县北。清嘉庆《南溪县志》卷2:两母桥“在县北十五里。亦名两木桥。为北达富顺孔道。自昔山径崎岖,每夏涨水,人皆病涉。相传有姑媳皆孀者,捐家资建此桥,因名。后人叠次增修,行人利之”。

  • 北辰山

    ①在今福建同安县东北。《方舆纪要》卷99泉州府同安县:北辰山在“县东二十五里。高耸若拱北辰。上有岩,岩侧有十二龙潭”。王闽时为北镇。②在今贵州黄平县北。《清一统志·镇元府》:北辰山“颇高耸。相近又有五

  • 单东安抚司

    清康熙四十一年 (1702) 置,属雅州府。治所在今四川丹巴县西北丹东乡。宣统三年(1911) 改流,归道坞委员管理。

  • 新定郡

    唐天宝元年 (742) 改睦州置,治所在建德县 (今浙江建德市东北五十里梅城镇)。辖区相当今浙江建德、淳安、桐庐等市县地。乾元元年 (758)复为睦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睦州置,治建德县(今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