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苏
即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驻地察素齐镇。清范昭逵 《从西纪略》 三: 康熙五十八年 (1719) 六月,“十四日蚤行,三十里至插苏扎营。插苏,犹华言纸也。亦元时造写经纸于此者”。
即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驻地察素齐镇。清范昭逵 《从西纪略》 三: 康熙五十八年 (1719) 六月,“十四日蚤行,三十里至插苏扎营。插苏,犹华言纸也。亦元时造写经纸于此者”。
即今河北滦南县西北二十五里扒齿港镇。清光绪《滦州志》卷8:扒齿港在“城西南七十里”。在河北省滦南县西北部。面积98.5平方千米。人口3.7万。镇人民政府驻扒齿港,人口 1240。原以小青龙河支流蜿蜒村
即今安徽肥东县南长乐乡。清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3:长乐集“(距城)六十里”。集镇名。在安徽省肥东县南部、南淝河下游东侧。长乐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100。因集南旧有三国赤乌年间建长乐寺得名。产稻、麦
①古为阳泉水。即今山西阳城县北芦苇河。《方舆纪要》卷43沁水县:芦河“在县南。源出鹿台山,流经阳城县东十八里,合于沁水”。②即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东乌尔虎河(乌拉根高勒)。《清一统志·乌珠穆沁部》:芦
唐贞观八年 (634) 改南尹州置,治所郁平县 (今广西贵港市)。天宝元年 (742) 改为怀泽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贵州。辖境相当今广西贵港市地。元属广西道肃政廉访司。大德九年 (1305)
又作丰乐里。即今福建建瓯市西北丰乐。清《乾隆内府舆图》:建宁府西北有丰乐塘。
即今辽宁葫芦岛市西北缸窑岭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 义州图: 西南有虹 (缸)窑。民国 《东北年鉴》 有缸窑屯煤矿。
在今四川眉山县西南九十里。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12眉州:“《志》云:连鳌山,在西南九十里。山形如鳌。旁有栖云寺。东坡少时读书寺中,尝于石崖上作‘连鳌山’三字,大如屋宇,雄劲飞动。”今存。
明洪武九年 (1376) 置,属辽东都司。治所即今辽宁盖州市。清初废。明洪武九年(1376年)置,治今辽宁省盖州市。属辽东都指挥使司。清康熙三年(1664年)改置盖平县。
在今四川云阳县东云阳镇南长江中。《舆地纪胜》卷182云安军云安县:龙脊滩“在县南岷江中。有石约长百余丈,若龙脊之状”。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23云阳县:“江中又有龙脊滩,形如游龙。岁人日,邑人游于上
①在今福建大田县西。《方舆纪要》卷97大田县:大富山“在县西六十里,接漳平县界。上有泉,一乡之田俱藉其灌溉”。②在今湖南长沙市北。《方舆纪要》卷80长沙府:大富山“在府北七里。一名罗洋山。峰峦峭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