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毛土司
清初改散毛宣抚司置,属施州卫。治所即今湖北来凤县西北猴栗。雍正十三年 (1735) 置来凤县。
清初置,治今湖北省来凤县。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置为来凤县。
清初改散毛宣抚司置,属施州卫。治所即今湖北来凤县西北猴栗。雍正十三年 (1735) 置来凤县。
清初置,治今湖北省来凤县。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置为来凤县。
北宋置,属南充县。在今四川南充市南溪头场。(1)在安徽省歙县西北部。面积65平方千米。人口8000。镇人民政府驻溪头,人口820。因村舍建在小溪头上,故名。1949年北部属竦坑乡、中部属仁里乡、南部属
西晋改东莱郡置,治所在掖县(今山东莱州市)。辖境相当今山东胶莱河以东、岠嵎山以北和乳山河以东地区。南朝宋复改为郡。西晋改东莱郡置,都掖县(今山东莱州市)。辖境约当今山东省胶莱河、乳山河以东,岠嵎山以北
古地区名。指今山西省南部霍山太岳山以南、黄河以北地区。《尚书·禹贡》: “既修太原,至于岳阳。” 即此。古地区名。指太岳山(即今山西霍山)以南、黄河以北的地区。《尚书·禹贡》:“既修太原,至于岳阳。”
明永乐五年(1407)置,属盐井卫。治所在今四川盐边县西北惠民乡(长官司)。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改为副长官司。
即今江苏靖江市东北季市镇。清时有巡检驻此。
即今江西丰城县东北王家洲。清同治《临川县志》卷1下:五十四都有王家墟。
在今陕西华阴市南华山北峰。其地中突旁削,宽仅二尺余,两旁直立,深不见底。清光绪《华岳志》卷6载鄂海《修西岳庙并修山记》:“苍龙岭耸立天际,两傍悬崖万丈,无可倚傍,人过此若从鱼背上行,即韩文公痛哭处也。
即今四川新津县东北花桥镇。清道光《新津县志》卷9:花桥场“旧名绍兴场,县东十五里,省南冲衢”。
清代河道总督的别称。
明洪武二十四年 (1391) 升富峪千户所置,属北平行都司。治所在今河北平泉县北。永乐元年 (1403) 徙置京师 (今北京市)。后废。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升富峪千户所置,治今河北省平泉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