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善寺
唐高宗时建。在今河南洛阳市南龙门西山北部。为唐洛阳龙门十寺之一。内有优填王像和左、右护法天王像。唐刘沧有 《登龙门敬善寺阁》诗。
唐高宗时建。在今河南洛阳市南龙门西山北部。为唐洛阳龙门十寺之一。内有优填王像和左、右护法天王像。唐刘沧有 《登龙门敬善寺阁》诗。
1949年7月当地解放后由宣城县城区析置,隶皖南行署区。治所即今安徽宣州市。1950年撤销,并入宣城县。1987年撤销宣城县,改设宣州市。在安徽省东南部,东北接江苏省,东南邻浙江省。面积1.23万平方
又称刘顶支线。从江苏海州 (今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 南至刘顶煤矿。为陇海铁路支线。1940年建成。1945年拆除。
即县桥市。今浙江黄岩市南二十二里院桥镇。
即东晋侨置逡遒县。治所在今安徽宣州市东北六十里。《宋书·州郡志》: “逡道令,汉作逡遒,晋作逡道,后分芜湖为境。”
清乾隆年间置,在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东北、伊犁河南岸杜邦。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4:伊犁河“自惠远城南,西流九十里,径古尔班托海北, 又西七十里, 径安达拉卡伦北”。
北宋置,属邓城县。即今湖北襄阳县(张湾镇)西牛首镇。在湖北省襄樊市樊城区西部、汉水北岸。面积171平方千米。人口8.7万。镇人民政府驻牛首,人口 4490。春秋时为一座古城,因城头如牛,故名。1949
元至正初置,治所在今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明洪武十四年(1381)废。永乐五年(1407)复置,属容美宣抚司。清雍正十三年(1735)改置长乐县。明洪武七年(1374年)置,治今湖北省五峰县。十四年废
在今新疆哈密市东南。《明一统志》 卷89哈密卫: 畏吾儿河 “在哈密城东一百三十余里。沿河沙柳蓊郁”。《清一统志·哈密》: 西长流水 “在哈密东南一百三十里。源出天山南麓,西南流入沙碛。按 《明统志》
在今陕西富平县东北。《水经·沮水注》:频阳县 “城北有频山,山有汉武帝殿,以石架之。县在山南,故曰频阳也”。《元和志》 卷2京兆府美原县: “秦厉公于山南立县,故曰频阳。后魏别立土门县,以频山有二土阜
1913年改盘山厅置,属奉天辽沈道。治所在双台子 (今辽宁盘山县)。1929年直属辽宁省。在辽宁省中南部、辽河下游。属盘锦市。面积 2145.4 平方千米。人口28.6万。辖9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