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斗城

斗城

①春秋郑地。在今河南通许县东北。《左传》:襄公三十年(前543),“伯有死于羊肆,子产襚子,……既而葬诸斗城”。《水经·渠水注》:“沙水又东南径斗城西。”即此。

②西汉长安城的别称。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因城南、北突出,形状似天上的北斗,极不规则,故后人称其为斗城。

③在今山东禹城市西南。《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十二年(387),张愿屯祝阿之瓮口,后燕慕容隆讨之,“军至斗城,去瓮口二十余里, ……遂进,战于瓮口,大破之”。

④在今浙江温州市。《方舆纪要》卷94温州:永嘉城“东、西附山,北临江,南环会昌湖,用石甃砌,跨山为险。名曰斗城,谓城内有山错立如北斗也”。


(1)春秋郑地。在今河南省通许县东北。《左传》襄公三十年(前543年):郑伯有死,子产“葬诸斗城”,即此。(2)西汉长安城的别称。《三辅黄图》:汉长安故城,“城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至今人呼汉京城为斗城是也”。(3)在今山东省禹城市西南。《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十二年(387年),张愿屯祝阿之瓮口,后燕“遣范阳王德、陈留王绍、龙驩将军张崇帅步骑二万会隆击愿。军至斗城,去瓮口二十余里,解鞍顿息”,即此。


猜你喜欢

  • 零中峡

    在今江苏睢宁县东南凌城镇。《魏书·孔伯恭传》: “伯恭从睢陵城东向零中峡。” 即此。

  • 尝 (嘗)

    一作常。春秋鲁邑,后属齐。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南。《诗·鲁颂·閟宫》: “居常与许。” 郑玄注: “常或作尝,在薛之旁。春秋鲁庄公三十一年,筑台于薛,是与周公有尝邑许。” 又 《史记·孟尝君列传》 《索隐

  • 嶍峨州

    元初置嶍峨千户,至元十三年 (1276) 改嶍峨州,属临安路。治所在今云南峨山彝族自治县东北郊登云村。二十六年 (1289) 降为嶍峨县。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嶍峨部置,治今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

  • 五层楼

    今广东广州市北越秀山顶镇海楼的俗称。

  • 泉州路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升泉州为路,属福建行省,并曾于路置福建省。二十二年 (1285) 属江西行省,二十三年属江浙行省。治所在晋江县 (今福建泉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晋江流域、澎湖列岛及厦门、同

  • 棘里亭

    即戟里亭。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续汉书 · 郡国志》: 齐国 “西安有棘里亭”。《左传·昭公十年》: 陈桓子召公子山 “而反棘焉”。杜注: “齐国西安县东有戟里亭。” 即此。

  • 千人塘

    在今安徽凤阳县西南。《新唐书·地理志》 钟离县:“南有故千人塘,乾封中修以溉田。”

  • 太和江

    即今广西柳江支流洛清河。《明史·地理志》永福县:“西南有太和山,太和江环其下,东入柳州府为雒清江。”《方舆纪要》卷107永福县:太和江“其上流即永宁州大长江也,经太和山下,因名”。

  • 康都镇

    亦作刊都、看都。即今江西南丰县东南康都。《元丰九域志》 卷6建昌军: 南丰县有 “看都”银场。明尝置巡司于此。

  • 六靖墟

    亦作陆靖墟。即今广西北流市南一百五十里六靖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