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塘
①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北。《宋史·理宗纪》:南宋绍定四年 (1231),“赵范、赵葵等诛李全于新塘”,即此。《方舆纪要》 卷23扬州: 新塘在 “府西北十里。长广二里余。西南接上雷塘,合流入于漕河”。
②即今安徽和县西南新塘乡。清光绪 《直隶和州志》 卷4: 新塘在 “州西南七十里”。
又作小新塘。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北。南宋绍定四年(1231年),李全兵败被杀于此。
①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北。《宋史·理宗纪》:南宋绍定四年 (1231),“赵范、赵葵等诛李全于新塘”,即此。《方舆纪要》 卷23扬州: 新塘在 “府西北十里。长广二里余。西南接上雷塘,合流入于漕河”。
②即今安徽和县西南新塘乡。清光绪 《直隶和州志》 卷4: 新塘在 “州西南七十里”。
又作小新塘。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北。南宋绍定四年(1231年),李全兵败被杀于此。
①唐咸亨三年 (672) 置,属郴州。治所在今湖南资兴市东南旧市。北宋太平兴国后废。南宋嘉定二年 (1209) 复置,绍定初改为兴宁县。②1914年改兴宁县置,属湖南衡阳道。治所即今湖南资兴市东兴宁镇
即。春秋郑邑。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厘城。《公羊传》作“祁黎”。即“郲”。
即今吉林双辽县西北玻璃山镇。民国《东北年鉴》: 四洮铁路卧虎屯站北为玻璃山站。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置循州安抚司,十六年改循州路,属江西行省。治所在龙川县 (今广东龙川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广东龙川、和平、兴宁、五华、连平等市县地。二十三年 (1286) 复改为循州。元至元
在今湖南平江县北。《方舆纪要》 卷77平江县: 昌水在 “县北八十里。出幕阜山,西南流山涧中,有巨石,水绕其旁,形类昌字,因名。又南合汨水”。
即板渚。在今河南荥阳市北牛口峪附近。《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东径板城北,有津,谓之板城渚口。”即“板渚”。
即佛山镇。今黑龙江省嘉荫县东南保兴乡。民国 《黑龙江志稿》 卷2: 佛山县有宝兴镇。在重庆市大足县南部。面积49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地宝兴场,人口600。清光绪年间建场,以两侧有山似元宝,
唐麟德元年 (664) 改云中都护府置,治所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古城。《新唐书·地理志》: 单于大都护府管辖以归降突厥部落所置漠南云中、定襄、呼延、桑乾四都督府。辖境东至大洛泊 (今内蒙古克
①在今安徽繁昌县西北十里。《方舆纪要》卷27繁昌县:大阳山“在县西。其相接者为小阳山。有龙池,虽旱不竭。山之西麓,尽于江中,有板子矶,一名返秦矶”。②即今湖北京山县北许家寨。《宋书·柳元景传》:元景自
古汝水支流。 即今河南泌阳、 遂平二县境内之沙河。《汉书·地理志》 南阳郡舞阴县: “中阴山,水所出, 东至蔡入汝。” 《水经·水》: “水出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