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桥墟
①即今福建尤溪县西南池田乡。《清一统志· 延平府》: 新桥墟 “在尤溪县西七十里新桥”。
②即今广东高要市西南新桥镇。明万历 《广东通志》 卷46: 高要县有新桥墟。清设汛,有把总驻防。
①即今福建尤溪县西南池田乡。《清一统志· 延平府》: 新桥墟 “在尤溪县西七十里新桥”。
②即今广东高要市西南新桥镇。明万历 《广东通志》 卷46: 高要县有新桥墟。清设汛,有把总驻防。
亦作蓬婆岭。即今四川理县西北之鹧鸪山、大白山。《资治通鉴》: 唐开元二十六年 (738),“仪凤中,吐蕃陷安戎城而据之,其地险要,唐屡攻之,不克。剑南节度使王昱筑两城于其侧,顿军蒲婆岭下,运资粮以逼之
1937年伪满由抚顺县析置,属奉天省。治所即今辽宁抚顺市。1945年抗战胜利后属辽宁省。1947年裁入抚顺县。1949年复置市,升为直辖市。 1954年降为辽宁省辖市。在辽宁省东部。面积1.13万平方
①即百花陀。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北与门头沟交界处。《明一统志》卷1顺天府:“百花山在府西二百六十里。上多花卉, 因名。绝顶有龙潭。”②在今河北邢台县西。《明一统志》卷4顺德府:百花山“在府城(按:今邢台
在今浙江磐安县南十四里翠峰寺。元置孝义巡司于此。明洪武七年(1374)改置镇守百户,后废。
在今江西婺源县东北。《方舆纪要》卷28徽州府婺源县: 中平寨“宋置寨,元因之, 明洪武十八年废。嘉靖三十四年以后, 时有寇惊,议设兵防驻。万历十年,议者谓中平为一郡要害,应设把总,帅兵屯守,今为往来孔
即烈洲。在今江苏江宁县西南长江中。《晋书·桓冲传》: 太元年间,桓冲为荆州刺史,“谢安送至溧洲”。《资治通鉴》: 南朝宋元嘉三十年 (453),武陵王骏讨太子劭,“军于溧洲”。皆此。又作冽洲。在今江苏
即今贵州余庆县西北龙溪镇。民国《余庆县志》卷1:龙溪场“距城西五十里”。1932年置镇。1958年废。1984年复置龙溪镇。
南朝梁置,属武城郡。治所在今广西昭平县南百余里古袍镇。隋大业初属始安郡。唐武德四年 (621)属梧州。贞观十二年 (638) 废入苍梧县。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南。隋先后属桂州、始
在今江苏南通市南。清光绪《通州直隶州志》卷1:“南十里曰合兴镇。”(1)在江苏省张家港市中北部、二干河畔。面积38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合兴街,人口 1800。传百年前陆、许、林三姓在此
或作卫藏四如。西藏吐蕃王朝(约629—842)全境建置名。吐蕃建政后,先后兼并境内十余小邦,于其故地统一设置了称为“如”的军政区域四个,即:乌如(中央翼,约当今拉萨市辖各县),要如(左翼,即云如,约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