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新蔡县

新蔡县

①秦置,属陈郡。治所即今河南新蔡县。西汉属汝南郡。西晋属汝阴郡,惠帝时为新蔡郡治。北齐为广宁郡治。隋开皇十六年 (596) 改为广宁县,为舒州治。仁寿元年 (601) 改为汝北县。大业三年(607) 改为新蔡县,属汝南郡。唐武德四年 (621)为舒州治。后属蔡州。金属息州。蒙古至元三年(1266) 并入息州,后复置。元末废。明洪武四年(1371) 复置,属汝宁府。民国初属河南汝阳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

②南朝宋侨置,为新蔡郡治。治所在今河南固始县西南。南齐为北新蔡郡治。北魏仍为新蔡郡治。隋开皇初废入殷城县。

③南朝梁侨置,为南建州新蔡郡治。治所在今河南商城县南。隋开皇初废。

④南朝梁侨置,为北沛郡治。治所在今安徽霍山县东北。隋开皇初改为淠水县。

⑤隋开皇初改永兴县置,属蕲州。治所在今湖北黄梅县西北大河镇东一里白花坂。开皇十八年 (598)改为黄梅县。唐武德四年 (621) 析黄梅县复置新蔡县,属南晋州,治所在今黄梅县西南。八年 (625)废。


(1)古县名。(1)南朝梁侨置,治今安徽省霍山县东北。为北沛郡治。隋开皇初改名淠水县。(2)隋开皇初改永兴县置,治今湖北省黄梅县西北。属蕲州。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为黄梅县。(2)今县名。在河南省东南部,与安徽省为邻。属驻马店市。面积1508平方千米。人口102.4万。辖9镇、14乡。县人民政府驻古吕镇。春秋时蔡平侯由蔡迁都于此,始称新蔡。秦置新蔡县,治今新蔡县城,属陈郡。《太平御览》引《舆地志》:“新蔡县,蔡平侯自上蔡徙都之,故曰新蔡。”两汉属汝南郡。西晋置新蔡郡,治新蔡县。东魏置蔡州,治新蔡县。北齐废蔡州,改新蔡郡为广宁郡。隋开皇初废广宁郡;开皇十六年(596年)置舒州,改新蔡县为广宁县。仁寿元年(601年)改广宁县为汝北县。大业初废舒州,二年(606年)改汝北县为新蔡县,属汝南郡。唐武德初复置舒州,贞观初废。宋属淮康军。金属息州。蒙古至元三年(1266年)废新蔡县。明洪武四年(1371年)复置新蔡县,属汝宁府。清因之。1913年属豫南道,1914年属汝阳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属信阳专区,1965年属驻马店专区,1969年属驻马店地区,2000年属驻马店市。地处淮河冲积湖积平原,地势平坦,洪河、汝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大豆、甘薯、芝麻为主。工业有化肥、机械、丝绸、制药、皮革、粮油加工等。106国道及明临、驻新公路在县城交会。古迹有蔡国故城、大吕书院、法隆寺、金粟禅林寺、郭冢遗址、万严寺、文庙大成殿等。


猜你喜欢

  • 邓柯县

    1913年改登科府置,属边西道。治所在今四川石渠县南洛须镇。次年属川边特别区。1939年属西康省。1955年属四川省。1978年撤销,并入石渠、德格二县。旧县名。本旧登科府,1913年裁府改县并改名。

  • 紫金关

    又称紫荆关。在今山东今蒙阴县东南四十里,与费县交界处。元时设巡司,明万历间裁。在今山东省蒙阴县东南蒙山上。元设巡检司,明万历间省。

  • 洗利机 (機) 台 (臺)

    在今河北蔚县北。《方舆纪要》 卷44蔚州: 洗利机台 “嘉靖二十三年,敌突犯至此,为烽堠之所”。

  • 莲头镇

    在今海南万宁县东。《方舆纪要》 卷105万州: 莲头镇在 “州东三十里。有巡司”。莲头为莲塘之讹。

  • 清石洞

    在今湖南桂东县南七十里。《方舆纪要》卷82桂东县: 清石洞 “有石桥长百余丈,非人力所创,名曰仙女桥”。

  • 十八先生墓

    在今贵州安龙县北马场。南明永历时大学士吴贞毓等十八人冤死后葬此。清顺治十三年(1656)南明永历帝朱由榔亲笔大书“十八先生成仁处”,并建庙立碑于马场。

  • 夷陵县

    西汉置,属南郡,为都尉治。治所在今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北岸。《汉书·地理志》 夷陵县颜师古注:“应劭曰,夷山在西北。”故名。东汉建安十四年(209)为宜都郡治。三国吴改为西陵县。西晋太康元年(280)复

  • 碉门百户所

    明置,属荣经。在今四川天全县。《明史·地理志》 荣经县: “又有碉门砦,亦曰和川镇,元置碉门安抚司。洪武五年设碉门百户所于此,其地与天全接。”

  • 桐溪

    ①即今安徽桐城县东南龙眠河。《舆地纪胜》卷46安庆府: 桐溪 “在桐城县北。发源龙眠山”。《方舆纪要》 卷26桐城县: 桐溪 “在县城东。源出龙眠诸山,绕城而南,引流入城,曰桐渠。复南出溉民田,下流入

  • 渳河

    即今弥河,亦即古之巨洋水。源出今山东临朐县沂山西麓,北流径临朐县东,又北经青州市东,又东流径寿光县界,东北入海。《元史· 王磐传》: “磐亦乐青州风土,乃买田渳河之上。” 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