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方城

方城

①战国燕邑,后为赵地。在今河北固安县西南十七里方城村。《史记·赵世家》:悼襄王二年(前243),“李牧将攻燕,拔武遂、方城”,即此。西汉置方城县。

②在今河南淮阳县东南四十里。《魏书·地形志》 陈郡项县:“有方城。”即此。

③在今河南叶县南、方城县北。《左传·僖公四年》:楚屈完曰:“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杜注:“在南阳叶县南。”《续汉书·郡国志》 叶县:“有长山, 曰方城。”

④一名长城。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西北四十二里万城乡。《水经·沮水注》:“沮水又东南径长城东。”《方舆纪要》卷78江陵县:方城在“府西北六十里。或云孙吴所筑,取故方城之名。……宋末,荆南制置使赵方子葵守方城,避父讳改曰万城”。《清一统志·荆门州》:方城“在当阳县东南一百二十里。相传唐郭子仪筑。旁有秣马山。明初尝移县治此”。

⑤春秋庸邑,在今湖北竹山县东。《左传》:文公十六年(前611),楚“使庐戢梨侵庸,及庸方城”,即此。


(1)古邑名。(1)春秋庸邑。在今湖北省竹山县东。《左传》文公十六年(前611年):楚“使庐戢梨侵庸,及庸方城”,即此。(2)战国燕邑。今河北省固安县西南方城。《史记·燕召公世家》:燕王喜十二年(前243年),“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即此。(2)古迹名。(1)又名万城,亦称连堤。春秋战国时楚国所筑长城。东段筑于春秋前期,始今河南省鲁山县东南,东经叶县南,折向东南,过洪河、汝河上游,讫泌阳县东北;西段筑于战国楚顷襄王时(前298—前295年),始今邓州市北,沿湍河东侧向北,又沿伏牛山麓折向东联结春秋方城。全长千余里,主要以方城山等连接河堤筑成,“无土之处,累石为固”。《淮南子·墬形训》列为九塞之一。周衰楚盛,楚守此以与中原诸侯抗衡。是中国文献记载最早修筑的长城。(2)相传三国吴筑,在今湖北省江陵县东。《晋书·职官志》:武帝置南蛮校尉于襄阳,“及江左初,省南蛮校尉,寻又置于江陵”。而《水经注·沔水》:“方城即南蛮府也。”则南蛮府治江陵之方城。(3)相传唐郭子仪筑,在今湖北省当阳市东南。明初曾为当阳县治。(3)集镇名。在河北省固安县城西南部。属彭村乡。人口 2300。汉方城县置此,故名。产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有塑料、电焊等厂。固马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马营镇

    在今甘肃通渭县西北六十里马营乡。西通定西县,南连陇西县,北接会宁县,为县中大镇。清设游击驻此。(1)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东部。面积117平方千米。人口4.5万。镇人民政府驻马营,人口1万。唐为军队牧马

  • 大尹村

    即今河北饶阳县东北大尹村镇。清乾隆《饶阳县志》卷上市廛:“北路有尹村。”

  • 晋平县

    西晋太康元年 (280) 置,属郁林郡。治所当在今广西桂平、武宣、象州等县一带。南齐以后废。

  • 贡噶岭

    亦名工噶岭。清于此设贡噶岭土百户,在今四川稻城县南贡岭。《清史稿·四川土司传》:光绪三十一年(1905), 赵尔丰讨巴塘, 理塘正土司“逃往稻坝贡噶岭,啸聚土人为乱”即此。三十四年(1908)改流,

  • 奇罗海口

    在今越南中部义静省锦川县东海岸。《明史·张辅传》: 永乐五年 (1407),辅征安南,“五月至奇罗海口,获 (黎) 季犛及其子苍,并伪太子诸王将相大臣等,槛送京师”。

  • 汾水关

    在今山西灵石县西南。《周书·武帝纪》:北周建德五年(576),“柱国宇文盛步骑一万守汾水关”。在今山西省灵石县西南汾水上,故名。北周建德五年(576年),武帝伐齐,以柱国宇文盛守汾水关,即此。

  • 九龙潭

    ①在今福建永安市西九龙溪上。《方舆纪要》卷97永安县:九龙潭“在县西。即龙溪之滩也,曰长龙、曰安龙、曰伤龙、曰马龙、曰悟龙、曰五白龙、曰兴龙、曰暮龙、曰下长龙,乃溪水最险处。未至长龙,有铁石矶,从清流

  • 阿巴嘎右翼旗

    后金崇德四年(1639)置,属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驻昌都庙(今内蒙古阿巴嘎旗南查干淖尔苏木)。1914年划归察哈尔特别区,1928年属察哈尔省。1947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49年并入西部联合旗。古旧

  • 西坪寨

    ①即今湖北松滋县西南五十二里洈水北岸西斋镇。明置巡司于此。②在今贵州瓮安县西。《方舆纪要》卷121瓮安县:西坪寨,“(明)景泰五年,苗塘苗‘贼’黄龙、韦保等作乱,攻劫西坪、黄滩等处屯寨营堡”。即此。在

  • 滑溪

    在今广东英德市西。《方舆纪要》 卷102英德县: 滑溪 “在县西一里。源出县西旗山,南流合浈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