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方山县

方山县

①北周改横山县置,属六合郡。治所在今江苏六合县东,以方山名县。隋开皇四年(584)省入六合县。

②隋大业三年(607)改良泉县置,属离石郡。治所在今山西方山县南二十八里方山村。因方山为名。唐属石州,贞观十一年(637)移治今方山县南十里古贤。金贞祐四年(1216)移治积翠山(今方山县北二十八里方山村)。元至元后废。1918年复置,属山西冀宁道。1930年直属山西省。1971年移治圪洞(今方山县)。


在山西省中西部、吕梁山西麓。属吕梁市。面积 1434 平方千米。人口13.7万。辖5镇、2乡。县人民政府驻圪洞镇。北齐天保三年(552年)置良泉县,属怀政郡。北周属离石郡。隋大业三年(607年)改名方山县,因山为名,属离石郡。唐武德二年(619年)于方山县置方州,三年州废;贞观十一年(637年)县治迁今方山县西南古贤村,属石州。五代、北宋因之。金贞祐四年(1216年)县治徙积翠山(今方山县东北方山村)。蒙古至元后废方山县入离石县。清雍正八年(1730年)置方山堡巡检司,属永宁州。1912年永宁废州为县。1914年属冀宁道。1918年复置方山县。1927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属兴县专区,1952年属榆次专区,1954年与离石县并为离山县。1971年恢复方山县,属吕梁地区。2003年属吕梁市。北川河、神堂沟河、圪洞河、店坪沟河流经境内。农产以小麦、玉米、谷子、高粱、莜麦、马铃薯、油料作物为主。矿产有煤、铁、硫黄、钨、稀土、石棉、大理石、蛭石、水晶石等。工业有煤炭、化工、建材、纺织、冶金、酿酒、机械等。209国道、忻碛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北武当风景旅游区、庞泉沟自然保护区,纪念地有方山县烈士纪念塔等。


猜你喜欢

  • 思州宣抚司

    元置,治所在龙泉平长官司 (今贵州凤冈县)。不久迁治清江 (今岑巩县)。后改置思州宣慰司。

  • 落表场

    即今四川珙县南洛表镇。清乾隆 《珙县志》 卷1: “西南有落表场。”

  • 冯家村

    即今陕西洛川县东北永乡北冯家村。1937年8月在此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制定了全面抗日路线,坚持抗日统一战线中的无产阶级领导权,建立

  • 商胡埽

    在今河南濮阳县东。《宋史·河渠志一》:北宋庆历八年 (1048),“河决商胡埽,决口广五百五十七步”。在今河南省濮阳县东。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黄河决口于此。

  • 啸喷

    即今林加群岛中之塞班加岛。岛西岸有港名塞班,即啸喷之对音。或以为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岸新邦河口一带。元汪大渊 《岛夷志略》 有专条记述。

  • 白霞

    在今广西钟山县西南四十里白霞村。《宋史·南汉刘氏世家》:北宋开宝三年(970)潘美等率师南征,“八月,师次白霞,鋹贺州刺史陈守忠告急于鋹”。即此。在今湖南省江永县南。《续资治通鉴》:北宋开宝三年(97

  • 威宁州

    清雍正七年 (1729) 改威宁府置,属大定府。治所即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913年改为威宁县。清雍正七年(1729年)降威宁府置草海镇,治今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属大定府。1913

  • 旧县

    ①即今安徽明光市东北六十里女山湖镇。南朝宋以来,先后置睢陵、睢阳、池南、招义、化明、招信等县,至元始废。明置巡司于此。②即今福建松溪县东北旧县。本名松源镇,五代南唐保大九年(951)置松源县。北宋开宝

  • 通道镇

    即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西北三防镇。明于此置通道镇巡司。清乾隆五十一年 (1786) 设三防主簿驻此。古镇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西北。明置巡检司。清时设千总驻守。

  • 袁娄

    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春秋》: 成公二年(前589),“秋七月,齐侯使国佐如师。己酉,及国佐盟于袁娄”。传作 “爰娄”。据 《谷梁传》,在临淄西五十里。古邑名。又作爰娄。春秋齐邑。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东